为什么说产权即自由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特别魔幻的场景?

一个身家百亿,能调动千军万马的开发商老总,或者是什么世界五百强的亚洲区总裁,西装革履,人模狗样。结果呢?他得跑到印度一个鸟不拉屎的村子里,对着一个瘦得像猴、浑身泥土、连鞋都穿不起的农民伯伯,点头哈腰,赔尽笑脸。

就为了买下他那几亩破地。

农民伯伯眼皮一翻,不卖。开发商老总就得加钱,再加钱,甚至许诺给他儿子安排工作,给他全村修路修庙。搞得跟求爷爷告奶奶一样。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资本家不是很牛逼的么?不是应该推土机一上,直接碾过去么?怎么到了印度,一个富得流油的大老板,反而被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屌丝给拿捏得死死的?

很多人,尤其是我们国内那些看惯了“大场面”的人,会蹦出几个想当然的答案:

“嗨,印度民主嘛,选票政治,政府不敢得罪农民。”

“唉,印度法律太保护弱者了,简直是刁民的天堂。”

“肯定是补偿没给到位,钱给够了不就解决了?”

“这是文化问题,印度人恋土,故土难离。”

我告诉你,以上全错。

这些解释,全是隔靴搔痒,全是屌丝的YY,全是那些坐在空调房里敲键盘的小编,为了骗稿费编出来的鬼话。他们根本不懂,也永远不会懂,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真相是什么?

真相只有一个,而且简单到令人发指:

印度工业化搞不到地,不是因为它的产权保护得“太好”了,而是因为印度,根本就没有真正的产权。

产权是假的。

产权是假的。

产权是假的。

重要的话我说三遍。你把这句话刻在脑子里,才能听懂我下面要讲的每一个字。

一、 你以为的**“你的地,其实是皇帝的地”**

我们先来玩个游戏。

假设你有一条狗,你每天喂它,给它洗澡,带它散步。这条狗在你家院子里,想怎么跑就怎么跑,想在哪刨坑就在哪刨坑。在它眼里,这个院子就是它的全世界,它就是这个院子的主人。

但是,你脖子上一直给它拴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攥在你手里。

平时,你可能懒得拉绳子,让它自由活动。但只要你乐意,随时可以把绳子一拽,把它拖到任何地方去。甚至,你可以直接把它卖给狗肉馆。

现在我问你,这条狗,真的拥有那个院子吗?

它拥有的,不是所有权,只是一个随时可以被收回的“使用许可”。

现在,把这条狗换成印度的农民,把这个院子换成他的土地,把那根看不见的绳子,换成印度政府的“征用权”,你就瞬间想通了一切。

在印度,以及很多很多号称保护私产的国家,土地所有权从根子上就是个谎言。它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像你拥有你的肾、你拥有你的手机一样,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利。

它是一种被阉割过的、被打了折扣的、随时可能被作废的“伪产权”。

这个制度的根源,来自于一个极其古老和野蛮的逻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翻译成现代话就是,这个国家的所有土地,其“终极所有权”都归国家所有。你,作为一个屁民,只是暂时“借用”或者“保管”一下。

国家,也就是那帮官僚,让你拥有这块地,只是因为他暂时没想好这块地该怎么用,或者让你替他养着地,还能顺便收点税。

一旦他觉得这块地有“更重要”的用途了,比如修条路、盖个厂、搞个开发区,他就可以合法地、理直气壮地,把你脚下的土地给收走。

这就是那根攥在政府手里的绳子。

你可能会说,不对啊,征用要给补偿的啊!

呵呵,我跟你说,任何需要讨论“补偿”的征用,本质上都是抢劫。

为什么?

逻辑十分简单,产权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本。

一个东西真正的价值,不是市场标价多少钱,而是它在你心里的价值。你家祖传的一只破碗,在你心里值一个亿,因为那是你奶奶留给你的。但拿到古玩市场,可能也就值一百块。

现在我冲到你家,抢走你这只碗,然后扔给你三百块钱,说:“你看,市场价才一百,我给了你三倍,我多‘公平’啊!这是‘公正补偿’!”

你是什么感觉?你是不是想一刀捅死我?

土地也是一样。

一个农民,他在这块地上耕种了一辈子,他的祖祖辈被埋在这里,他的孩子在这里出生,他对这块土地的感情,他对未来生活的预期,这些东西,是无法用金钱来量化的。

任何一个外人,尤其是那帮根本不事生产的官僚,凭什么来替他定价?

如果那个价格真的是“公平”的,那还需要“强制征用”干什么?农民自己就会开开心心地卖给你了。正是因为那个价格远远低于农民的心理价位,他才不肯卖。而“强制征用”,就是用暴力,去抹平这个价格和心理价位之间的巨大鸿沟。

所以,所谓的“国家征用权”,根本不是什么为了“公共利益”的必要手段。

它就是一张写在法律里的“合法抢劫执照”。

二、 **“合法抢劫权”**如何把市场搞成一锅粥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印度土地的底层代码,是“伪产权”+“合法抢劫权”。

这个代码一旦运行起来,必然会把整个土地市场搞得乌烟瘴气,效率低到令人发指。它会系统性地制造出无穷无尽的矛盾和浪费。

怎么个搞法?

它把一个简单的“买卖问题”,变成了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

在真正的市场里,土地交易是怎么样的?

很简单。我想买你的地,我出价。你觉得低了,不卖。我再加价。你还是不卖,我再加。直到一个价格,你觉得卖了比留着更划算,我呢,觉得买了比不买更划算,我们俩一拍即合,成交。

这是一个纯粹的商业行为。大家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价值判断”和“价格谈判”上。

但是,一旦有了“合法抢劫权”,整个游戏就变味了。

反正政府最后都能强征,那买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他不是去市场上好好出价,而是去跑关系、贿赂官员,让政府启动“征用程序”。因为走这条路,名义上更“便宜”。

而卖家(农民)呢?他也知道反正最后能被强征。那他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他不是去市场上好好谈价,而是去上访、当钉子户,把事情闹大。因为只有把事情闹大,变成一个政治事件,他才能在最终的“补偿”谈判中,为自己争取到多一点点的利益。

你看,一个本来可以在生意场上用钱解决的问题,硬生生被逼到了官场和街头。

所有人的精力,都不再是去“创造价值”,而是去“寻租”和“表演”。买家去表演“我为城市发展做贡献”,卖家去表演“我有多惨多可怜”。

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被无限拉高。项目十年八年都动不了,就是因为大家都在演戏,都在走程序,都在互相扯皮。

它系统性地奖励“钉子户”,惩罚“老实人”。

在一个产权清晰的社会,是没有“钉子户”这个概念的。我的房子,我不想卖,给多少钱都不卖,那是我的权利,天经地义。

但在“伪产权”的体系下,“钉-子户”成了一种生存策略。

假设一个项目需要征100户人的地。如果按照市场价,每户100万。

那99个老实人,可能觉得价格还行,或者怕麻烦,就签了字,拿钱走人了。

但总有一个“聪明人”,他会想:我顶住不签,会怎么样?

项目方为了赶工期,为了不让整个项目黄掉,就只能给他加钱,加到200万,300万,甚至更高。

这个结果一旦出现,会发生什么?

下一次,再有征地项目,就没人当老实人了。所有人都想当那个最后拿到300万的“聪明人”。

“合法抢劫权”的存在,实际上是在公开地告诉所有人:遵守规则的老实人吃亏,撒泼打滚的刁民占便宜。

它用制度,逼着良民变刁民。

所以你看到印度那么多没完没了的土地纠纷,别去怪农民“贪婪”,也别去骂资本家“无良”。他们都只是在这个狗屁不通的、扭曲的制度下,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理性选择而已。

要怪,就去怪那个设计出这套“合法抢劫”游戏规则的暴力机器。

它毁灭了土地的“资本价值”,让所有人都变成了短视的赌徒。

一个资产,它值多少钱,取决于它未来能带给你多少稳定收入的预期。

如果你有一块地,产权是绝对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你会怎么办?你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你会长期规划,投资改良土壤,修建水利,把它打理得越来越好,因为你知道,你今天投入的每一分钱,未来都会变成子子孙孙的财富。这块地,是一个可以传世的“资本品”。

但是,如果你知道这块地随时可能被政府以一个可笑的“补偿价”收走,你会怎么办?

你还会长期投资吗?你还会去修水利,搞基建吗?

你疯了才会这么干。

你的最优选择,是在它被抢走之前,尽可能地、掠夺性地,把它的价值榨干。种最耗地力的作物,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干,就等着政府来征收,然后跟你玩一场关于“补偿款”的政治博弈。

土地,不再是一个用来“生产”的资本品,而变成了一个用来“投机”的筹码。

你看,这个“合法抢劫权”,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一个土地所有者的头上。它从根本上摧毁了人们对未来的稳定预期,逼着所有人都变得短视和投机。

当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产权,都建立在如此流沙之上时,你还指望它的工业化能顺利推进?

简直是痴人说梦。

三、 废除抢劫,才是唯一的出路

好了,问题分析完了。那些工程师治国思维的人,那些“学院派”的SB,会开出什么样的药方呢?

他们会说:“我们要完善《土地征用法》,让补偿标准更‘科学’、更‘合理’!”

“我们要建立一个更高效的土地纠纷仲裁法庭!”

“我们要加强对农民的普法教育!”

呸!

这些所谓的“改良方案”,全都是狗屎。

这就好比,法律规定我可以合法地抢劫你。你被我抢了,疼得哇哇叫。然后这帮“专家”跑出来说:“我们不要废除抢劫法,这不现实。我们应该改良它,规定抢劫犯在抢劫时,动作要更文明一点,抢完之后,要给受害者一个更‘合理’的创可贴。”

你是不是觉得这帮专家脑子被驴踢了?

问题的根源,是“合法抢劫权”本身。只要这个权力存在一天,土地市场就永无宁日。任何修修补补,都只是让这个抢劫的游戏,玩得更“精致”、更“伪善”一点而已,但改变不了它吃人的本质。

那真正的出路在哪里?

只有一条路,简单粗暴,但绝对有效:

政府,必须彻底放弃、永久废除它的“土地征用权”。

必须以宪法的形式,明确宣布:私有土地产权,是绝对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除了所有者本人自愿出售,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无权以任何理由,哪怕是“公共利益”这种听起来最高尚的理由,去强制夺走一寸土地。

只有这样,土地才能真正从一个“政治筹码”,回归为一个“经济商品”。

只有这样,那根拴在所有土地所有者脖子上的绳子,才算被真正剪断。

这时候,肯定有圣母婊要跳出来了:“哎呀,你这样搞,那国家要修高铁、建机场怎么办?万一中间有几户人家就是不肯卖,那项目不就黄了吗?为了少数人的利益,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公平吗?”

我冷冷地嘲了他们一句。

首先,少拿“大多数人”的利益来当幌子。所谓的“公共利益”,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下,都是某些利益集团为了实现自己目的,扯出来的一块遮羞布。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市场,有的是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你以为KFS都是傻子吗?你以为资本家都是饭桶吗?

在一个产权绝对受保护的环境下,一个企业想收购100块连片的地块,它会怎么做?

它会雇佣最高明的谈判专家,一家一家去谈。

它会设计出极其灵活的收购方案,你可以选择拿现金,也可以选择拿未来项目的股份,还可以选择在别处置换一块更好的地。

它会对那些最难啃的“钉子户”,开出惊人的溢价,这个溢价,就是它为“土地整合”这个服务所必须支付的成本。

这个成本,会很高吗?当然会。

但这个“高昂”的成本,才是土地整合的真实市场价格。它比现在这种靠暴力和扯皮所产生的、看不见的、无穷无尽的社会内耗成本,要低得多得多!

它用钱,一次性买断了所有的不确定性。贵,但是快,但是稳。

而一个真正有效率的市场,会把这个成本,精准地反映到最终的房价或工业成本里去。这才是诚实的经济。

至于那些真正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项目,比如国防设施,如果真的重要到那个地步,那政府就作为一个普通的“买家”,到市场上去出价,出到一个让所有人都愿意卖的价格。如果连这个钱都出不起,那就说明这个所谓的“重要项目”,根本就没有它声称的那么重要。

四、 结语:产权的血,才是工业化的油

印度的问题,从来不是什么民主的诅咒,也不是什么文化的落后。

它就是一个最简单、最赤裸的经济学问题。

一个国家,如果连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土地——的产权都搞不清楚,如果还保留着“合法抢劫”这种中世纪的野蛮权力,那么,它就是在自己工业化的血管里,不断地注入凝固剂。

资本,比猴都精。它会用脚投票,会毫不犹豫地逃离那些产权不清晰、规则不确定的地方。

所以,别再听那些专家学者们胡说八道了。也别再同情那些看似可怜的农民了。

他们所有人,无论是那个在泥地里打滚的农民,还是那个在法庭上哭诉的KFS,都只是这个巨大谎言下的演员和牺牲品。

真正的恶,是那个创造了谎言,并用暴力维护谎言的体制本身。

印度什么时候能真正搞好工业化?

很简单。

就看它什么时候,能把那句印在骨子里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彻彻底底地,换成“我的,就是我的,神也夺不走”。

什么时候,产权的鲜血,能真正自由地在经济的血管里流淌,什么时候,工业化的发动机,才能真正轰鸣起来。

拥有产权,才能确保自由,除此之外,别无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