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流程重要,因为流程是战略的“执行者”
一个团队只有在经验沉淀总结的流程基础上做事,才能把事做正确,这些正确做事的方法都总结在流程里。
正文字数丨3295字
预计阅读丨 6 分钟
企业要想在流程建设上“少走弯路”,就得搞清楚流程与战略的关系。任何企业都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战略的落地执行,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如果流程管理和建设不能对标企业战略,那么流程建设不仅毫无意义,而且还会浪费企业资源。只有对准企业战略的流程建设才能发挥正向作用,赋能业务,为企业创造价值。
个人认为,华为在战略和流程上的定位极为经典——战略就是做正确的事,流程是正确地做事。换言之,战略是选择要做的事,流程是正确执行战略。选择很重要,但执行也很重要,如果选对没有做对,再正确的选择也没有意义。
如何解决选对了做不对的情况?华为采用结构化的流程体系来保障业务按照战略的方向执行,为客户创造价值,使业务增值,为企业创造经营绩效,如图1所示。
▲图1 战略与流程的关系
战略:做正确的事
**做正确的事情,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企业而言,做出正确的选择就是企业的战略。什么是战略?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对战略给出的定义颇为经典:战略就是定位、取舍和匹配,如图2所示。
▲图2 迈克尔·波特的战略理论
战略定位,即确定企业的客户、产品或服务的定位。战略定位的首要是定位客户,客户是谁,企业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
战略取舍,即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要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上做出取舍。
2009年华为移动宽带终端连续保持了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出货3500万部。手机产品发货超过3000万部,其中CDMA手机全球市场份额第三,中国市场份额第二,华为为包括日本、美国和西欧在内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定制机服务。2011年,华为砍掉大量的定制机型,聚焦智能手机,在智能手机领域推出了Mate和P两大系列产品,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华为2019年的年报显示,其终端营收为4673.04亿元,占华为整体营收的54.4%。
如今,华为手机成为高端手机的代名词,有人曾开玩笑说:“曾经看不起,如今买不起。”战略上的“舍”,成就了经营上的“得”,这就是战略定位准确的力量。
战略匹配,即战略定位之后,企业匹配战略资源。无论是战略定位,还是战略取舍,都是为了企业经营业务的聚焦。企业也只有聚焦业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力量。对于企业而言,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聚集有限的资源,在同一个点上发力,才能有所突破。
华为的针尖战略就是战略聚焦。2016年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华为坚定不移,28年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几十人的时候如此进攻,现在十几万人还是对着这个“城墙口”冲锋。这就是华为密集型炮火、饱和攻击的战略聚焦。
华为基于业务领导力模型(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 BLM)总结出“五看三定”法,用于战略制定,以选择做正确的事。在华为看来,战略就是能力与目标的匹配,是人才与资源的聚焦,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浪费资源,只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是华为的战略纲领。
聚焦在哪里,定位就在哪里,资源也就投入哪里。战略只有与企业资源相匹配,才能保证战略“做得到”。反之,企业如果选择错误,所有投入的资源或将付诸东流,必将给企业带来灾难。
流程:正确做事
没有执行,再好的战略都等于零。企业也只有通过执行,才能验证战略的优劣。当战略确定时,接力棒就自然交给了业务执行部门。
华为通过一系列流程来执行战略,即在公司战略指引下,在公司范围内推行以客户为中心,基于流程的运营管理体系来达成业务目标,支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华为把准确执行战略的过程,通俗地称为正确做事,提倡一次性把事情做好。在华为,一次性把事情做好的核心逻辑就是流程。
把正确战略下规划的产品做出来的流程——IPD流程;正确地把客户需要的产品卖给客户的流程——LTC流程;正确地把客户的问题解决掉的流程——ITR流程。
大多数华为人一提到正确做事,大家就会想到流程,因为流程融入了正确做事的方法和经验。一个团队只有在经验沉淀总结的流程基础上做事,才能把事做正确,这些正确做事的方法都总结在流程里。那么,正确地做事,需要几个步骤呢?
**第一,明确目标。**正确做事,首先须明确“事”的目标。
从经营角度看,企业通过战略管理流程管理公司战略。战略管理流程包括:战略制定、战略解码、战略执行与监控、战略评估四个阶段。
战略规划从洞察市场趋势开始,发现战略机会点;年度业务计划与预算,解码战略,适配资源,确保短期计划的资源配给;执行与监控闭环确保“做得到”,重在以结果为导向,执行落地;业绩与管理体系评估在于闭环总结,总结经验,反思问题,持续改进战略与资源管理体系。
从战略执行角度来看,企业通过立项流程,明确执行的目标。比如,销售项目立项流程明确销售目标、研发项目立项流程明确研发目标、交付项目立项流程明确交付目标。
**第二,制订计划。**企业要想正确做事,要谋定而后动。一场没有筹划的战役,成功的机会只能靠天。
在华为人看来,有计划地做事,远比马上开始做事更重要,计划是开展工作的准绳,也是协调和同步资源的基准。通常一个项目开始之前要开开工会(华为通用叫法),开工会意味着项目启动,各个团队要开始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又分为主计划和支撑计划。主计划明确了整个项目的里程碑节点。支撑计划明确各职能线的支持时间点:各职能组织什么时间介入,什么时间实施,什么时间与主计划集成,等等。一个准确的计划,不仅是整个业务或项目目标的灯塔,还牵引人力和资源随之而动,化被动为主动。所以,称之为准绳毫不为过。
计划是保障“正确地做事”的首要条件,计划中的里程碑和关键时间节点,被固定在流程的不同阶段和控制点上,与业务相关的资源,通过流程来执行和监控计划。
**第三,阶段性检查。**正确做事要关注过程的正确性。没有过程的正确,就没有结果的正确。
业务在流程的管道中运行,根据业务流程的总结,把业务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对应不同的阶段结果输出。通过阶段性的业务或技术决策评审点,来保障阶段性交付的正确性。
比如,在LTC中设置了立项决策、投标决策、签约决策、合同变更决策、合同关闭决策等业务决策评审点,同时还包括投标评审、合同评审、合同或PO(Purchase Order,采购订单)变更评审等技术评审点;IPD流程中设置了CDCP(Concept Decision Check Point,概念决策评审)、PDCP(Plan Decision Check Point,计划决策评审)、ADCP(Available Decision Check Point,可获得性评审)、LDCP(Life Decision Check Point,生命周期决策评审)等四个决策评审点,TR1-TR6(含TR4A)七个TR(Technology Review,技术评审点)。
第四,成果集成。正确做事不仅要关注过程,还须以结果为导向,流程的效能就是要保障过程和结果。
由于业务的复杂性,大多数企业业务都要先通过不同的分支业务流程执行,再将各个流程执行结果集成,从而获取最终成果。在华为,几乎所有端到端流程都是流程的集成。在IPD流程中,一部手机的研发设计,外观、结构、屏幕、摄像头、电路板、驱动软件、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等,都是在各个流程中分别设计的。当流程运行到流程的集成点时,各个部件就集成了一款可以使用的手机。
因此,正确做事,并非独自完成工作就算正确,各部分独立完成之后还要确保能够“组装”成一个整体,不能“组装”在一起,不能为最终的结果集成的流程都是失败的流程。只有以整体结果为导向,快速、高质量、低成本地达成业务成果,流程才算正确,这关乎业务的成功。
第五,总结复盘。企业不能认为正确的流程是固化、静止不变的流程。
随着企业运营能力的提升,正确做事的标准将不断被刷新。只有总结、复盘,企业流程才能不断地紧贴业务,赋能业务。这好比孩子还是婴儿时,只能穿婴儿的衣服;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要发现孩子身体的成长需要,及时给孩子更换更合身的衣服,发现和更换衣服的过程是我们观察总结后做出的调整和升级措施。
在华为,每一个业务或项目在完成后,都要开展业务或项目的总结会。总结会主要把业务或项目开展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和复盘,总结执行的过程和成果,复盘经验和失败教训,并形成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通过案例评审流程的案例,则应被录入案例库,供其他业务或项目组学习。华为把案例输出作为个人绩效和晋升的一个重要条件,目的就是鼓励员工分享经验,促进组织运作能力的提升。
总结复盘作为“正确做事”的最后一步,在流程中的表现通常为业务或项目的收尾环节。总结复盘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正确做事,提升正确做事的标准,并将这些规范和标准融入、固化到流程,提升流程正确做事的能力。
综上,战略与流程是紧密相连:战略选择决定业务模式,业务模式决定业务流程。即战略做正确的事,流程正确做事,战略负责选择,流程负责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