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公司死死盯着“第一学历”?这三条是根本。
今天上午,钱小能又跟我和钱大哥视频了半小时。聊到国内名校的学生为什么都在卷、国外名校的毕业率很低时,我转述了网上看到的几句话,那就是:
为什么大公司死死盯着“第一学历”?知乎上一个8000高赞的扎心回答:
第一学历查的是你的“智商和血统”,而后面的学历,查的只是你的“努力和态度”。
高考是唯一信得过的“智商验货报告”。它更是一份由国家背书的、无法作弊的 “极限压力测试报告”。能挤进顶级名校本科的,说明你在18岁时,至少满足三个硬指标:
1、智商的“硬通货”:能把数理化、语史地这一大堆完全不相干的东西,在规定时间里玩明白,说明你的“CPU”主频高,内存大,兼容性好。
2、绝对的“心狠手辣”:在人生最想玩、最躁动的几年,你能把自己死死摁在凳子上,跟上万个知识点死磕。这种反人性的自律,是干大事的基本素质。
3、稳定的“心理素质”: 越是“一考定终身”的独木桥,压力越大。你能在全家人的期盼、老师的紧逼、同学的内卷中稳住心态,正常发挥。这种抗压性,将来扛KPI、搞宫斗,都用得上。
这三样东西,都是比黄金贵重的做事品质。
答主还说,这些话听起来很不政治正确,但是工作过的朋友,应该都会多少有些感触。
我转述完这个,他爸接着说,小能,世界上没有绝对物美价廉的东西,所有的好东西都得付出代价。如果名校培养的学生都是不中用的绣花枕头,那它凭什么成为名校?所有优秀和卓越的人物,都是既聪明又勤奋的!
我衷心感受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托举,既要有物质上的,更要有精神上的。
亲子之间不断保持对话,保持高质量的链接。这是一种精神享受,也是生命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