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工厂的MTS系统最后都成了摆设?

为什么中国工厂的MTS系统最后都成了摆设?

这些年,我走访了不少工厂,也跟很多生产主管、车间主任聊过。

我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不少企业上了MTS系统(按库存生产),最初都是满怀期待,指望它能优化库存、平稳生产,可结果呢?

大部分成了摆在办公室的电子挂画——好看,但没什么人用。

一开始我以为是系统的问题。后来我才明白,问题出在了别的地方。

图片

MTS系统不是没用,是“用不起来”

记得有一次我去一家五金厂,车间主任苦笑着跟我说:“老赵,你看我们这套MTS,花了大几十万,现在也就是我每周导出个报表应付一下老板。

我问他为什么不用起来,他摇头:“系统跑出来的计划根本没法跟——供应商延迟是常事,订单说变就变,系统哪跟得上?

这不是个例。很多工厂以为引进MTS系统就是终点,其实它才是起点。

MTS系统没有错**,它的逻辑在稳定的生产环境下非常高效**。但在中国绝大多数工厂中,生产环境从来就不是稳定的。

  • 供应链波动
  • 订单临时调整
  • 设备突发故障
  • 工人流动性大……

这些变量,系统无法自动消化,而人却每天都在应对。

图片

这并不是说MTS系统不适合中国,而是我们需要重新理解它:系统不应该代替人做决策,而应该辅助人更快地做出更优的决策。

以下解读中的MTS系统——

需要自取: https://s.fanruan.com/kgq3e

图片

为什么MTS系统在中国工厂水土不服?

我发现,MTS系统在中国容易水土不服,从我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主要是这三个方面脱了节:

一是系统与数据的脱节

** **

很多工厂在上系统前,并没有做好数据基础的准备

物料编码混乱、BOM表多年未更新、库存数据录入滞后……系统就像一个聪明的大脑,但如果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必然无法信任。

二是系统与流程的脱节

MTS系统往往是在集团层面或信息部门推动下上线的,但它真正要用起来,必须嵌入到每个环节的实际作业中。

而现实是,系统是系统,干活是干活。

  • 采购员还是习惯打电话催货
  • 车间主任还是靠吼调度生产
  • 计划员依旧用Excel调排产

——系统的存在,只是多了一个需要他们重复录入数据的窗口。没有与真实流程打通的系统,注定是额外负担。

三是系统与人的脱节

** **

很多系统在设计和实施阶段缺乏一线人员的参与

  • 操作复杂
  • 界面不友好
  • 提醒机制僵硬……

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使用意愿。

更严重的是,系统一旦被视作“监控工具”而不是“辅助工具”,很容易引发员工的抵触情绪。

图片

图片

MTS系统不是不能用,是要“换个用法”

所以,MTS系统真的无用吗?绝不是。

我见过真正把MTS用好的工厂,它们没有追求大而全的系统功能,而是抓住4个关键痛点逐步推进。

一、从数据治理开始,别让系统吃垃圾

** **

MTS系统高度依赖数据准确性,很多企业一上来就追求算法优化、自动排产,却连物料编码、BOM表、库存台账这些基础数据都没理清楚。结果系统算得越快,错得越离谱。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数据源头整治清楚

  • 统一编码规则
  • 定期盘点校准
  • 建立数据责任制

图片

二、别追求大而全,从最痛的痛点切入

** **

**一上MTS就想全覆盖是不现实的:**从采购到生产、从仓储到配送,结果系统越做越重,上线即崩盘。

其实更好的做法是单点突破,比如:

  • 先解决库存不准的问题,做好产品出入库统计
  • 又或者做好生产统计,持续跟踪产品生产计划和工序生产任务的执行

图片

图片

三、让人用起来,而不是把人管起来

** **

系统推不动,很多时候是因为设计时没考虑一线员工的真实场景。

操作复杂、录入繁琐、动不动就弹警示——这样的系统谁愿意用?

好的MTS系统应该做到辅助人,而不是替代人。

比如:

  • 允许计划员手动微调系统建议;
  • 移动端扫码报工,减少手工录入;
  • 异常提醒直接推送到微信,点一下就能处理。

系统越轻便、越顺手,大家才越愿意用。

图片

图片

四、用机制保障系统与流程不脱节

** **

系统不是上线就结束了,恰恰相反,上线才是开始。

要想系统真正融入日常,必须配套管理机制

排产会必须以系统数据为基础开;

物料申领必须走系统流程;

异常处理必须线上记录闭环。

通过制度倒逼习惯养成,系统才不会变成额外负担。

图片

图片

写在最后

归根结底,**MTS系统本质上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它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企业的数据基础、组织协同和管理成熟度。

  • 如果我们指望系统来解决所有问题,那最终很可能只会多了一个摆设
  • 但如果我们借助系统发现问题、改善管理,它就会成为工厂数字化转型中最稳健的一块基石

所以,如果你也在考虑上MTS系统,或者正在为系统的使用效果而烦恼,

我的建议是:不要追求一步到位。从一个小痛点开始,用系统的方法辅助人的经验,慢慢走、持续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