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说谎,我们就活不下去?

​ 科学研究表明,4岁的孩子,已经会有预谋地说谎;每人每天至少说谎1.5次;在陌生环境中,人们每10分钟就会说一句谎话……

“你说,我最近是不是胖了很多?”

“不会呀,我觉得你一直都这样。”

“真的嘛?”

“真的!我不骗你的!”

答完这道“送命题”,小情侣又开始计划下一顿到哪里吃好吃的好玩的了……

这个场景,你是否觉得熟悉?

谎言?我们每个人都在说。。

都知道要诚实,为啥谎言还是如此普遍呢?谎言就真的没有任何价值吗?

一、为什么我们爱说谎?

要解读“说谎”这个现象,我们得先搞懂啥叫说谎。很简单,知道事实的前提下以欺骗别人为目的说出不同于事实的话。说人话就是**只要没有直截了当指出心中相信的真相,说了违心的话,那就是在说谎。**所以,不管是故意的欺骗,还是迫不得已的掩饰、善意的谎言,虽然目的不同,但本质上,我们都是在说谎。

过去我们觉得,说谎代表人品不行,但事实上,**说谎是人的本能,诚实才是需要学习的。**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学会欺骗。比如,利用环境隐藏自己,给猎物没有危险的假象;伪装自己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同伴的支持……随着语言的诞生,人类有了欺骗的高级武器——说谎。会说谎的人,便能通过欺骗获得更多资源,提高生存概率。这可不是一家之言。著名的历史学家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共同想象,也就是胡说八道的能力,是人类能够大规模协作,战胜其他物种的重要原因。**共同想象,这可不就是说谎吗?

**1. 说谎是人的本能。**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学会欺骗。比如,利用环境隐藏自己,给猎物没有危险的假象;伪装自己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同伴的支持……说谎,其实本质上是为了获得更多资源,提高生存概率。

**2. 说谎造就了人的共同想象,让人类能够大规模协作。**比如神话中的上帝,天神,神仙、妖怪,其实都是谎言,但是古代的人们都深信不疑,而且还会为了讨好神明组织大型的祭祀活动,为了抵御妖怪安排系统化的安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谎言可谓无处不在。各种炫酷的科幻电影、情节虚构的小说、视觉夸张的广告、光怪陆离的魔术……本质上都在骗人,但因为知道它们是“谎言”,我们反而并不反感,甚至还心甘情愿地被它们欺骗。越是不可思议、超越现实,反而越让人全情投入、大呼过瘾。

**3. 人们习惯用谎言来避免认知失调。**当事实与想法矛盾时,我们就会产生认知失调,导致心理上不舒服、纠结。为了避免这种难受的感觉,人们就会用谎言安慰自己。比如,抽烟者明知道吸烟有害,还是会欺骗自己,“抽烟危害没那么大”“抽烟能激发灵感”……除了“自愿”被骗,我们还经常自己欺骗自己。**最常见的自我欺骗,是“正向错觉”,也就是自我感觉良好。**研究发现:大部分人都会高估自己的外貌、能力,并且深信自己与众不同。回想一下:照镜子时,自己是不是常常感叹“我长得不错哎”?适当的正向错觉,能激发潜能;但如果“膨胀”过头,可就要吃大亏了。

**4. 谎言还能维持我们良好的自我感觉。**研究发现,大部分人都会高估自己的外貌、能力,并且深信自己与众不同。适度的正向谎言能给自己心理暗示,激发潜能。**从社会层面看,谎言甚至能成为一个正向的“产业”。**比如医疗行业的“安慰剂效应”,每个医疗工作者都知道它是个谎言,但不妨碍它真实的作用。举个例子:乳房内动脉结扎手术,一直是治疗心绞痛的标准疗法。但实验发现,71%接受假手术的患者有明显好转,而真正接受这项手术的好转率只有67%。所以说,这项手术本身用处不大,是安慰剂效应让患者病情好转了。

二、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

谎言需要认知、情绪和社交能力的密切配合,很容易在语言上露出破绽。揭穿谎言最好的方法,不是让撒谎的人闭嘴,而是让他们多说。

**锁定说话人的面部表情。**表情很难伪装,再高明的说谎者,也不可能在面部表情上,做到和说真话时一模一样。正因如此,才有了各种微表情解读术。

**1. 主动给对方一些意想不到的刺激。**我们常常认为,人在说谎时会有一些异样的动作或者表情,但心理素质好的人在说谎时的表现可能和平时没有不一样。所以关键是你要主动去给他刺激,比如说一些他料想不到的话、做些他想不到的行为,如果他有说谎,这时候因为有压力,所以会流露出负面的情绪,反映在表情或者动作上,是你能捕捉到的。

2. 对方如果有了焦虑情绪,他的目光会寻求安慰,比如看向自己熟悉的人、事物,或者做出咬铅笔、喝水、吸烟、舔嘴唇这种小动作去安慰口唇部,缓解焦虑。你还可以观察他的手,有没有出现不自然地交错手指、抚摸手背等动作。

3. 如果对方感到吃惊,他的眉毛会挑高,眼睛会睁大,嘴巴微张。心理素质好的人,嘴巴和眉毛可能不会动,但你依然可以观察他的眼睛,一定会比平时睁得更大。

4. 当谎言被戳穿,对方还可能恼羞成怒。你可以观察他是否出现了具有攻击倾向的小动作,比如鼻孔微张,咬牙切齿,双手握拳,或者手指用力指向一个方向。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回应丑闻时,就用右手食指多次用力指向前下方,这其实是攻击动作的变形。

还有最难掩盖迹象是生理表现

通常体现在姿势、面部表情上。发现这些迹象的秘诀在于:你要多看,而非多听。接下来就来一一举例吧

1.欺骗的快感

关于谎言的判断,人们通常认为微表情是鉴定谎言的证据,但这是一种普遍的错误观念。微表情(microexpressions )是一种短暂的、转瞬即逝的面目表情,可以揭示出故意隐藏的情绪。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克制一种情绪并不一定代表着谎言你可能是在一个令人尴尬的场合里佯装冷静,也可能是为了掩饰住震惊的情绪而摆出一副扑克脸,或是为了在领导面前压制住怒火这些都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谎言。

但当你在经历一个真正的谎言时,可能会看到说谎者产生的一种特定的微表情,可能是期待欺骗成功的微笑,或是激动得坐立不安这些都被称为“欺骗的快感”。当说谎的人觉得自己能够侥幸骗住他人时,就会产生喜悦的心情,进而产生这样的表情。

所以下一次,如果你觉得自己听到了谎言,不妨留神观察一下讲话人最后露出的表情,可能有半遮半掩的笑容。

2.厌恶凝视

另一种迹象是说谎者的厌恶凝视,或者是眼神接触的中断。

大多数说谎的人其实知道说谎是错误的,因此当他们当着别人的面说谎时,会通过减少眼神接触来减少负罪感。不仅如此,说谎通常要耗费大量的认知和情感能量,在说谎的同时并且控制眼神接触会增加说谎者的负担,因此通常在说谎的时候,他(她)会看向别处。

3.不一致的动作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说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谎的时候,要小心,可能此时自己的肢体语言已经出卖了自己。

假设一个人在被问到是否能够按时完成工作时说:“放心!绝对能够按时完成!”强有力的话语却配上了耸肩的动作;或是一个人嘴上回复你“好的,没问题”,却做出了摇头的动作,你就有理由怀疑刚刚听到了一个谎言。

第二类迹象则来自语言表述。一旦你的眼睛从对第一类迹象的判断上告诉你对谎言的怀疑,接下来就轮到你的耳朵上场了。

4.有时间先后顺序的故事

从学生对老师,到犯罪嫌疑人对公安机关,讲述一个复杂的谎言的时候,说谎者通常需要事先排练他们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从开始到结束通常都偏离逻辑事实。

想试试如何戳穿谎言吗?如果你觉得自己听到了一个玄乎的故事,不妨打破时间顺序,问讲述者一些问题,例如:“所以当你刚刚看到那道奇妙的闪光的时候,在那之前发生了什么?”不出意外,你就能看到说谎者不舒服的表情了。

5.语言上的过度堆积

说谎者常常会用长篇大论来讲述一件本来可以寥寥数语就描述的事情,或者他在讲述时常常用比较正式的语言。

你可以比较这两个句子:“鉴于现有的形势,我可以绝对地说我从没有,也永远不会将你的午餐从办公室的冰箱里拿走”和“我没拿你的午餐。”

6.称呼一个人的方式

说真话的人言之有物,而说谎者常常用非个人的称呼,他们说“那个女人”而不是“王女士”;说谎者避免说“我”,他们说“这里没有人去翻过冰箱”而不说“我没有去翻过冰箱”。

看了以上所述说谎者透露出来的蛛丝马迹,你对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有没有更深的了解?

三、如何让人对你讲真话?

1. 想让对方坦白,你的核心是把他带入“瞬时思维模式”,让他把注意力聚焦在当下,不去想可能产生后果,这样他才会愿意告诉你真相。 **2. 在对话时要放慢语速,让对方卸下心理防御。**在谎言即将或已经被识破时,对方的肾上腺素往往会增加,如果你能有意识地控制语速,就能传达给他“我没有威胁”的安全印象,同时还能创造更放松的对话氛围。 **3. 适当降低音量。**研究表明,低音量比高音量更有说服力。如果你对一个人大吼大叫,对方往往只有两种反应:第一是他也对你大吼大叫,第二是他不会对你说心里话。所以当你感觉对话处于关键时刻时,适当降低音量,反而能有正面作用。 4. 如果对方总是躲躲闪闪,这时候你要迅速打断对方,控制局面。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叫他的名字,当听到别人叫自己名字时,人天然就会从说话模式转变为倾听模式。

5.还有一点不要忘了,**一个人愿意说真话,其实是感性占据了上风。**所以当人对你有所隐瞒时,你不要试图去讲道理,而是用情感力量把对方带入瞬时思维,让他不过多考虑后果,对你袒露真心。。

最后让我们记住一点:说谎是人的本能,所以它在生活中如此普遍。但是,本能未必代表应该,更不等于正确。没有人喜欢一个骗子。最优的人生策略,仍是诚实。**如果是单次博弈,谎言确实更加有效;但在多次博弈的状况下,诚实才是最优的人生策略。**因为,没有什么道路通往真诚,因为真诚本身就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