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汽车传奇为什么落伍了

图片

丰田章男认为,电动汽车最多只能占据30%的市场份额,剩下的70%市场将由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所占据。

丰田一直专注于氢发动机的研究。“敌人是二氧化碳,不是内燃机。”丰田章男说:“贸然推动电动化将会让日本汽车业受到严重冲击,未来汽车产业可能将有超500万员工面临失业危机。要根据每个国家的国情,制定实用且可持续的碳排放解决方案。”

丰田章男说:在全球有10亿人没有电的情况下,制造昂贵的电动汽车并限制人们的选择和出行能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应该由客户自主选择,而不是通过政治或监管手段来决定市场走向。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电动车为“低级产品”,能发展主要靠政府补贴。

许多人说,丰田章男这番话,就是“燃油车的垂死挣扎和最后呐喊”。

丰田作为一个国际汽车行业传奇般的存在,在面对咄咄逼人的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崛起时,意识到了深深的危机感,并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丰田章男说出了一些正确的东西,例如使用什么样的汽车,应当交给消费者选择,而不是政治决定;电动车行业的确接受了大量的政府补贴。

但他也应当认识到,是什么导致了丰田的衰落,无法重现当年北美汽车销售冠军的辉煌?假若在同等条件下,丰田能保证自己胜出吗?这其中的原因,是创新能力的下降,而创新能力的下降,是因为日本政府施加了大量的市场管制,导致资本的毁灭。

即便是燃油车,为什么大量的国际车企都到中国设厂生产呢?原因在于,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有大量的技术人才,有相对自由的劳动力市场,有超级强大的生产能力。它以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雄厚资本为基础。

也就是,横向比较,中国的市场相对来讲管制和干预更少——这并不否认这些年管制和干预在增加。但即便都在退步,一个退三步,一个退一步,我们同样可以说,那个退一步的虽然也不咋地,然而更加接近自由市场,边际上更不坏。

对各国经济自由度的比较,让很多人无法接受中国更加接近自由市场这个判断。然而,资本很诚实。

当然,丰田章男说一旦推行电动汽车,就有500万人失业。这就是胡言乱语了。照这样说,汽车代替马车,电灯代替蜡烛和煤油灯,也会造成无数人失业。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就业更多了,而且工资率更高了。“技术性失业”的迷信,是既不懂经济学,又无视历史经验的胡言乱语。

所以丰田章男的这番话,有正确的地方,也有错误的地方。当企业家说话的时候,我们要结合他所处的境况来判断。如果他不是受到照顾和补贴的行业,他就会主张自由市场;如果他自己是受到补贴和保护的行业,他就会鼓吹产业政策的妙处,就像比亚迪的老总,就开始鼓吹“能源枯竭论”,似乎不用电动车,我们都得死。

企业家是一个强大的压力集团,他们往往会决定政策的走向。欧盟现在不再提2035淘汰燃油车的最后时间表了,并不是他们回心转意了,而是因为这个时间表将影响欧洲燃油车企的生存,由此影响背后千千万万从业者的利益。

我们一直强调,肯定企业家,是在肯定企业家在调整市场、配置资源、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的“功能性作用”,而绝对不是赞美这个群体或者某个企业家本身。企业家总有与权力结盟,进而排斥竞争独享垄断收益的企图,这个时候,他就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家,而是权力的合谋者,市场的破坏者,消费者的敌人。

关于电动汽车,到底是不是更环保,交给自然科学去判断,有大量的科普文章。从经济学意义上说,我们从不反对电动汽车本身,究竟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动力系统,让什么样的产业消亡和勃兴,这都是消费者主权的范畴。

我们反对的是其背后的环保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权力对这种意识形态的支持。

环保主义意识形态,其实就是socialism。它通过中央计划的形式,强行决定经济的发展走向,规范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服从他们的统一的意识形态和指令。这是对产权的赤裸裸侵犯,每个人的产权权能都在这种中央计划之下处于羁束状态。

当你的空调只能调到26度,你无法使用塑料制品,你的汽车只能在单数日期出行,恼人的自动启停系统被搞成出厂设置,你的工资必须拿出一部分缴纳环保税,你自己的汽车必须去搞一个“年检”、还要强制报废,设定一个燃油车的2035年限,等等,你就不能说自己拥有完整的产权,所有的产权都变成了名义所有权,所有的资产都变成了法允资产。

这是谁的招数呢?其实纳粹就是这样干的:保留你的名义产权,但是一切生产活动都得听我的。

环保主义意识形态是卢梭式“浪漫主义”的遗毒。浪漫主义一点都不浪漫,那只不过是他们臆想中的乌托邦和反人类的宣言。它否定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进而否定人类文明,为了达成自己的乌托邦梦想,不惜牺牲千百万大众的切身利益。他们主张回归原始的“平等主义”,那意味着将消灭一大半人口,剩下的还都活在赤贫之中。

自由市场其实从来不反对他们去浪漫,他们完全可以远离市场、离群索居,住在树林里,过起他们清真和浪漫的田园牧歌生活——只要他们能活过三天。我们只期望,他们能够和我们一样,不要强制他人,不要打扰我们这些俗人的俗世生活。

当今环保主义意识形态,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它养活了大量环保主义的所谓知识分子,他们通过恐吓人类、制造垃圾论文拿到课题经费;环保产业集团制定严苛的环保标准,用于排斥竞争对手;它几何式地提升了生产成本,导致边际生产者退出供给,物价上涨,让贫困阶层难以享受人类物质文明的成果。

还是那句话,所有干预主义的政策,最终最不利于的,就是贫困阶层。

环保产业是政策催生一个行业的典型例证。它直接导致了一个依附于经济体的寄生阶层存在,无数人现在依靠环保产业过活,在强制力的支持下不接受市场的检验,他们是鼓吹环保政策的急先锋。

意识形态的背后,其实都是真实的利益动机。如果我们不能发掘政策背后的利益动机,就会被那些高尚的大词哄骗得神魂颠倒。

一个经济体中,寄生阶层越多,可用的资本就越少,意味着生活水平的下降。世界各国政府出台的所有环保主义产业政策,结局都是生产结构的严重扭曲,任何被扭曲的生产结构,都将降低最终产出,不利于所有人的福祉增进。政府通过发放补贴的形式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这是一种再分配政策,是对其他产业的剥削和掠夺,影响消费者的福利满足。

所有购买电动汽车,并且接受财政补贴的人,都参与了掠夺过程。

请注意,这并不是法律责任上的追究——刑罚理论上的责任追究必须是直接责任,而不能无限追溯,购买电动车并接受补贴并不是一种罪——而是一种伦理和事实判断。我也绝没有道德指责的意涵,始作俑者并不是购买电动汽车的人。

就像通货膨胀,拿到新增信贷资金的人,就是坎蒂隆效应中靠近货币超发源头的人,对后拿到和没拿到的人,就构成了实质性的掠夺。所有贷款买房的人,就是参与了有利于自己的再分配的过程。这是事实。

有的人说,我纳税很多,现在买了一辆电动车,接受一点税金补贴,这就是退税。退税,就是拿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财产。而任何减税和退税,在伦理上都是正当的。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任何税收,都必然意味着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事实上,税收的用途就是国家用来打击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扶持自己偏好的人和事。因此它绝对不可能征你多少,又返还给你多少,那将使征税这一过程变得毫无意义且荒诞不经。

所有税收,都必然意味着补贴。政治就是争夺权力,分配税金和资源的肮脏游戏。

所以税收本身,以及分配税金的过程,本身就毫无公平可言。

如果认为退税是正义的,那么征税就不正义——米莱说,“税收是抢劫”。认为征完税退给自己正确,实际上就是默认了征税的正义性。那么正确的办法,不是授予其征税的权力,然后去争取退税,而是不得征收或者边际上不断减少征收。解决公地悲剧问题的办法,不是在公地之上相互抢夺,而是不要制造公地。

补贴会扩张国家权力,为其赢得更多支持群体,消解和减少减少税收,才是限制权力扩张的正确道路。

对所有补贴,都必须逻辑一致地全面坚决反对。

退税是正当的。因为这就是将本来就属于纳税人的财产交还给他,不涉及转移支付问题。但是,必须是征谁的税就原路返还给谁才可以。补贴则是不确定的对象,只要具备某种特征符合国家规定条件就补贴,转移支付是必然的。因此,把退税与补贴混为一谈,是混淆了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购买电动车的人,接受的是产业政策的特定补贴,不是退税。

如果按照购买电动车接受补贴,相当于退税的逻辑,那么交了税的都应该享受补贴。

这是一种什么思维方式呢?

是民主的思维方式。我们都是纳税人,由于我们纳税了,这个国家是我们的,所以我们有权向国家索取。

到这个时候,就消除了真正的税金生产者与税金消费者的界限,制造的将是一个奶娘式的国家,它将照顾每一个人的饮食起居,一切免费就变得顺理成章。

全方位的保障,将意味着全方位的奴役。民主的最终结果,就是共产和相互奴役。当然,一部分动物比另一部分动物更平等,他们可以永远处在食物链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