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左右摇摆,历史滚滚向前。

首先我们要明白,任何一个政quan在大多数人反对的情况下,都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统治。
但是,随顺多数人的意见,未必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正确与否,与人数多少无关。
皿煮的本质即多数决,普遍皿煮把这种多数即正确的观念扩展开来,导致欲有所建树的政治家们,除随顺多数之外似乎没有其他选择。
当然,每一个登上演讲台的人,他呼吁人们跟随他,必以未来的繁荣为承诺,没有人会说——跟我来,我给你们平等的贫穷。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关于人类社会的繁荣之道,是否存在确定无疑的规律,可以作为判断各种策略之对错的标准。
经济学的意义正在于此,它所揭示的正是关于人的行动的规律,依照这个规律行事,繁荣才可能实现,违反这个规律,则必然走向经济崩溃。
如果我们认为,这个规律只存在是否有效,而不存在对错之分,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反对多数人的意见,毕竟是否有效,只能试试才能知道。
很多时候,试一次人们都不会死心,因为导致不成功的其它因素太多,总之是“人类在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未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不是历史不够残酷,而是历史无法作为判断标准,它可以为论辩双方提供同样多的历史史实,而最终的政策走向,只能是声音大的一方说了算。
社会实验不是自然科学的实验,它的代价可能是好几代人的贫穷与愚昧,多少人的一生都在这个过程里悠忽而过,作为观念的传播与实践者们,能不谨慎而行吗?!
奥派经济学所揭示的人的行动的规律,不是恰好有效的规律,而是颠扑不破的判断标准。
它要解释的,不是外在的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它要解释的是关于人的行动的规律,它是一套逻辑严密的演绎体系,而它的确定性来自那人人自明的真理——人类共同的心智逻辑。
但是,奥派经济学的实践过程,依然要面对多数人的选择,或者有威权人物可以强势推行。
对于前者,观念的变革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对于后者,我们也很难保证那个威权人物,总是幸运地实践了正确的经济策略。
世界左右摇摆,历史滚滚向前,各种观念的角力从未停止,卡尔马与凯恩斯,弗里德曼与米塞斯,每一个站在前台的光鲜亮丽的政客,可能只是这些观念创造者的一个俘虏而已。
今天的川普,只是几百年前的一个重商主义者,在人类历史上,那些看似陈旧过时的理念,总会以不同的面目反复出现。
我能想到的解决之道,似乎只有贯彻无限分离原则,也就是说,当你走你的阳关道时,能不能同意别人去走他们的独木桥?
我们且不论谁对谁错,只要能抛开集体主义的想法,抛开一切“为你好”的强制,以个人本位思考问题。
就这样把权力下放,从联邦到各州,从州到县,甚至到每一个社区,只要挣脱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家用脚投票,正确的策略才能“桃李无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