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早已没有计划经济国家了!
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模式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即便是曾被视为“计划经济堡垒”的古巴和朝鲜,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压力,尝试通过有限的市场化改革寻求经济突破。
先来看古巴。
古巴自1959年革命后长期依赖苏联援助,形成了以蔗糖出口和计划经济为核心的经济体系。
然而,1991年苏联解体使古巴失去每年约50亿美元的援助,贸易额骤降80%,GDP跌至1976年水平,陷入长达十年的“特殊时期”。
这一时期,古巴被迫实行配给制,人均体重下降9公斤,电力与食品短缺成为常态。
为应对危机,古巴于1993年首次允许个体经济,开放135个私营行业,但禁止雇佣工人。此后,私营经济规模一度扩大至21万人,但因资金匮乏和政策反复,2009年又缩减至14.3万人。
这一阶段的改革被称为“古巴式改革开放”,其特点是局部松绑、严防资本集中,例如允许农民租赁国有土地,但限制农业机械化和雇工。
2011年劳尔·卡斯特罗接任后,改革步伐加快。他公开承认计划经济效率低下,提出“结构变革与观念变革”,并采取多项措施:
裁撤国有部门冗员:计划裁减100万国企员工,推动其转向私营经济
扩大私营经济范围:从127个行业增至2000余个,仅保留124个敏感领域由国家控制
吸引外资:开放旅游业和特区建设,西班牙Meliá酒店集团、加拿大Blue Diamond等外资企业入驻。
尽管改革释放了一定活力(私营从业者从14.3万增至60万),但成效有限。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旅游业收入下降80%,加上美国制裁加剧,经济萎缩11%。
哈瓦那街头仍依赖复古老爷车,电力短缺和食品配给制暴露了基础设施与产业链的脆弱。
古巴还干了一件大事:货币双轨制并轨。
以前古巴有两种货币,一种是给游客和特权阶层用的可兑换比索(CUC),一种是老百姓用的古巴比索(CUP)。这套系统极其扭曲,滋生腐败,效率低下。政府下决心要统一货币,但操之过急,准备不足,结果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市场混乱
2019年,古巴还通过了新宪法,**首次承认了私有财产。**虽然同时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仍然是基础,国家在经济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但这也是巨大的进步。
古巴经济转型的最大障碍来自美国长达60年的经济封锁。根据联合国数据,仅2019年封锁造成的直接损失达55亿美元。
此外,古巴内部矛盾还是很突出,还存在着严重的意识形态束缚。
政府担忧市场化导致贫富分化和政治渗透,例如限制私营企业规模,禁止外资控股关键产业。
互联网普及后,新一代古巴人通过社交媒体呼吁自由与机会,2021年大规模抗议活动迫使政府进一步开放私营经济。
再来看朝鲜。
冷战后,朝鲜进行了三次市场化尝试,但效果不佳,主要是与“安全优先”的观念形成了悖论。
朝鲜的经济改革尝试更具反复性与保守性。
1984年发布《合营法》,效仿中国吸引外资,但因法律不透明和体制僵化,外资望而却步。
1991年成立罗津先锋经济特区,试图复制中国特区模式,但国际制裁和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失败。
金正恩时代推动了农业改革,推动合作农场责任制和特区改造,但美韩制裁加剧迫使改革放缓。
2009年的货币改革是朝鲜市场化失败的典型案例。
政府宣布废除旧币,每户发放15万新币,试图通过强制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然而,缺乏生产力支撑的货币超发导致恶性通胀,民众储蓄化为废纸,黑市交易猖獗,最终两名负责官员被处决。
这一事件凸显了朝鲜改革的核心矛盾:既想通过市场化缓解经济危机,又拒绝放弃对资源的绝对控制。
朝鲜改革的踌躇源于多重结构性困境。
苏联解体被视为改革导致政权崩溃的警示,朝鲜政权将军事与核威慑作为生存基石。
朝鲜还受到极度保守的主体思想的束缚。其强调经济自给与绝对国有化,与中国、越南的渐进式改革路径截然不同。
当然国际制裁导致的窒息效应也严重。
联合国制裁切断了90%的对外贸易,石油进口受限导致工厂停工,农业机械化无从谈起。
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也与中国有着很深的矛盾,导致朝鲜成为了孤家寡人。现在傍上个在战争的俄罗斯,恐怕会让朝鲜处于更加被封闭的环境。
但在朝鲜,有公开的市场,有公开的价格。
各个城市都有公开的民众可以交易的集市。
一开始是偷偷摸摸的,在路边、在桥下,老百姓拿出家里仅有的一点东西交换。后来规模越来越大,从农产品、日用品,到走私进来的中国电器、韩国化妆品,甚至美元、人民币都在流通!啥都卖!只要能换口饭吃,只要能活下去!
谁是这些市场的主力军?朝鲜女人。
为什么?因为朝鲜男人大多被捆在那些名存实亡的国有单位里,不能随便动弹。
而女人相对自由一点,她们就成了市场交易的主力!是她们,用自己的小肩膀,撑起了朝鲜经济的“灰色地带”,也养活了无数家庭!** **
朝鲜政府对这些市场是什么态度呢?
**官方口头上当然要谴责这是“资本主义的毒草”!要打击!要取缔!但实际上呢?**根本禁不了!也离不开!
一方面,这些市场解决了就业,提供了商品,缓解了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政府还能从这些市场里收税!增加财政收入!** **
虽然这两个国家,还有大量的国有经济,但是,其实这两个地方,已经基本上不算计划经济国家了。
有国企,并不能叫计划经济,只要收入来源于市场和消费者,根据价格来生产,都不叫计划经济。
因为计划经济的特征,是政府指令性生产,不存在价格。企业甚至不存在利润,一切生产由政府官员来安排,大部分民众的消费品由政府来分配。
但是古巴和朝鲜,已经形成了市场价格。
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不再是依赖于政府分配物资,而是在市场上去购买。
虽然限制这两个国家走向市场经济的因素还很多,但是,作为指令性生产、分配消费品为特征的计划经济模式,基本上看不到了。
朝鲜现在还有国营商店,但已经不是票证经济了,而是国有商业,是有价格的,甚至还在和民营企业在搞竞争了。
虽然这两个地方走向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还在反复,但现在可以下一个结论了,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从世界上彻底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