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城里人去农村买地,是为农民守住了最后的兜底线吗?还是来自城里人的傲慢
今天,读到一篇很恶心的文章。
文章的意思是,不让城里人去农村买宅基地,是禁止资本收割,是为农民守住了最后的兜底线。
很长时间以来,这类的观点很有市场,这些人,长期打着为“农民好”的旗帜,在宣扬这类观点,他们反对农村的土地出售,包括宅基地,包括耕地,但背后反应的却是这些城里人无比傲慢的嘴脸。
这种傲慢来自对于农民这一群体长期的歧视、贬低和污名化。
失地农民会如何?是这些人论证这些观点的主要依据。
他们说,农民若是失去了土地,就会变成流民,就会四处作乱,甚至威胁社会秩序,他们引用某些历史学家架构的古代土地兼并后流民四起的叙事来证明这一点。
这种观点,就是在歧视农民。
今天中国城市里的人,很多人甚至没有任何不动产。他们在这个城市生活不过就是租房,他们成为流民了吗?在发达国家,接近50%的人没有自己的不动产,他们成为流民了吗?
为什么中国农民没有不动产,就会成为流民呢?
这种歧视无非是在说,农民没有知识,没有技能,他们万一失去了土地,就没有生存技能 了,他们就会去偷去抢。
放你娘的狗屁!
中国的农民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勤奋的一群人,他们可以忍受一天十二小时,全月只休一两天的工作,改革开放之初,大量的外资加工厂里,清一色的农民工。
只要有工作机会,中国农民就不会拒绝,再苦再累的活,他们也干。
今天城市里,最苦最累的活,是谁干的?清洁阿姨谁在干?餐厅一月只休两天,谁在干?搬家公司谁在干?骑手谁在干?
绝大部分,依然是出身农村的普通人。
在九十年代末启动的国企改革中,国企下岗工人,失去了国家铁饭碗后,在地上哭天抢地,要求政府承担起责任。
但下岗这个词,是当时城里人的专有名词。
农民工在沿海打工,他们不下岗吗?企业不倒闭吗?不裁员吗?他们会跑到大街上去叫去闹吗?不会,他们马上换一个工厂上班。
而城里的下岗工人们,听着刘欢的重头再来,拿着各种政府补贴要搞个体创业,最后他们的工龄全部视为已交社保,享受退休保障。
哪一个族群,更具备有自我负责的精神呢?谁在困难面前,只想靠自己努力改善困境呢?
凭什么认定农民失去了土地,就会抢会偷?
今天的城里人,的确不少家庭有房子,大城市没有,小城、县城也有一套。但是,这个房子,与农民的土地不是一回事。
城里人的房子,叫资产。但农民的宅基地呢?长期以来,只有一个使用权,只是一个不用交租的租客。
有产者有恒心,有产者还有风险抵御能力。
只要城里的房子是资产,那么,遇到极端困难时,这个房子可以抵押,可 以出售,可以换来钱,可以去创业,去还债,去救命,因为,这是真实的私有财产。
农民呢?
农民遇到大病,很多人就默默回家等死了,因为兜里只有那点现金。他们的土地和房产,不是资产,不能卖。
这一事实说明了,农民就是无产的,就是一贫如洗的,就是毫无风险抵御能力的。在一个社会通过制度制造无产者,难道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吗?
不少城里人,只要有套房,那么,养老是安心的。哪怕没有退休金,把房子卖掉,也能过一个不错的晚年。
但农民可以吗?
可是傲慢的城里人说,不让你卖地卖房,是为了给你兜底。
病死,你也不能卖!这是真的兜底吗?
还是你在防着农民,用土地吊着他,不让他进城,怕他成为流民呢?
如果真的实践这些人的理念,那九成以上的城里人,也只有一套房,这套房要卖掉了,他们也会变成流民的,也要上街偷抢的。
逻辑一致的话,是不是也要禁止城里人卖房子呢?你可以买,但不能卖,为了你好啊。
显然,傲慢的城里人不这么想,他们认为,我们有知识有技能,没房我们也可以租房,也会讲体面,不会偷不会抢。
如若真有人提出这种建议,他们会反驳说:我知道我要怎么处理我的资产,何必要你替我操心。
但他们认为,农民就是低智动物,他们没有理性,只要可以卖,就一定卖地去赌钱,然后中国产生一大批没有任何资产的流民。
他们在骨子里认为农民,就是不具备完整心智的人,而他们这些城里人则有充分的理性。
这种刻骨的歧视,深深地刻在了这些城里人的心中。
可是,中国农民,在这四十年改开之中,创造了最为辉煌的经济成就。
不管是高速公路,高铁,电网,快递,外卖,汽车产业,电子产业,家具产业,建筑业,基本上都是由农民工为主力的群体在支撑的。
他们不仅有理性,并且,实际生产率远远高于很多吃财政饭、或拿福利的城里人。特斯拉上海工厂人均生产率,高过了加州工厂,是全球第一。
哪怕比亚迪要想在海外建厂,虽然有更低工资的巴西工人,但他们依然要花一年近二十万的薪水,从中国雇佣大批的中国农民工。
甚至中国远洋船上的大部分船工,也是从农村来的,撑起了几十万亿的进出口,这么一群人,居然被这些傲慢的城里人认为没有理性。
他们更是荒唐地认为,中国农民,就应该回到农村去住。
给一个兜底的意思是,你要是失去劳动能力了,就去农村吧,那里物价低,可以自己种菜,消费低,几百块就可以活了。
更好的医疗呢?养老设施呢?城里人享用的老年大学呢?便利的超市呢?优质的教育呢?
这些人认为农村人不配过这种生活。
只能回到偏远的农村,过着最低质量的生活。凭什么呢?城市的繁华有农民工的贡献吗?凭什么只能你享用?
可以说,中国偏远地区的农村,以城市人的标准,是永远不可能去居住的,交通不便,村庄败落,没有医疗教育,没有超市,农民凭什么一生都住那里去?
这些人长期还在说,农民们有地啊,是享受了福利的,地就是福利。
真应该让这些人去种种地。
地里自己会长东西?你知不知道,农业生产是一种企业行动?他需要预测市场需求,需要投入种子、化肥、农药、劳力,机械,碰到市场行情变化,就要大量亏损。
这些年,多少农民的农作物烂在地里,都不值得收割,因为收割的费用高于卖价。
这是福利吗?即使是有政府的补贴,大量的农民种地一年的收入,不足在外打工一个月的收入。
把这些人在城里的房子没收了,退休金没收了,赶到农村去,种个两年地,他们才会明白,偏远地区的农民根本没有任何福利可言,有的只有辛酸和贫困,以及工作到死的命运。
农民唯一的出路,不在农村,而在城市。
而要进入城市,农民需要资金,那些他们用不上的宅基地,耕地,都应该成为他们的财产,只有这样,才会让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和城里人一样的市民,享受便利的交通、高质的医疗教育,和方便的生活。
而那些耕地,则应该让少数人可以集约化耕种,才能让农业企业化、产业化,小农生产,是永远低效的。
今天,新一代的农村年轻人,来到城市后,是不可能回农村的。
现实是,中国已经有大量的农村完全衰败了,成为无人村了,或老人村。
无数的房子倒塌,土地闲置,没有为农民创造一分钱收入。
到了这种地步,这些人打着为他们好的名义,不肯让他们卖土地。
可见,他们的傲慢是刻到骨子里去了。
当然,从政策层面上来说,真正影响农村产权改革的是土地财政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形成地方政府这个供地方与农民这个供地方竞争的问题。
地方政府卖地其实是一种垄断行动。但这也证明了,地方政府可以买地可以卖地,所谓农民的地不能卖,这一说法早就破产了。
如果不能卖,为什么地方政府有时还要强拆?逼着人家卖?难道在地方政府买地后,农民就不是失地农民了吗?
有人说,地方政府买会给农民买社保,会管农民。可你知道吗?地方政府买完地后,卖给企业,并获取差价,增加财政收入。由此可知,企业的出价,远远高于地方政府给失地农民的补偿。
我们经常看到新闻说,要支持农民有财产性收入。
如果土地是农民自己的,有权自由处置,那么,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会让无数农民受益的。
那些拆迁户,就是庞大的受益群体。
虽然一部分差价被地方政府拿走了,但是很多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甚至远高于城里的普通人。
甚至拆二代,成为了婚恋市场上的香饽饽。
一边集体羡慕拆迁户,一边说农民不能卖地否则就会不利于他们,这是什么脑子才会如此双标和愚蠢?
面对着庞大的这一群富裕的卖地农民,还要相信,卖地会让农民成为流民,真是无知又愚蠢。
他们肯定要反驳了,那是城郊的。偏远的就卖不了多少钱了,但偏远的农村,是一个追求生活越来越好的中国农民应该生活的地方吗?
你怎么不去呢?
中国经济,如果能突破土地产权限制,可以说,将迎来又一轮大发展,只可惜,由于土地财政的约束,以及这些蠢货的观念,让土地这个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得不到解放。
资源主要由市场来配置, 这一句话写入文件多年了,土地就是最重要的资源,什么时候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我们还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