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李嘉诚跑了,挂马爸爸路灯,反华尔街?一场席卷全球的愚蠢狂欢!
我们这个时代,正在上演一出极其荒诞、也极其危险的全球大戏。
这出戏的名字,叫“猎杀商人”。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在大陆还是海岛,一种古老的、充满了嫉妒与无知的病毒,正在通过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感染着无数人的大脑。
这种病毒,会让你本能地,去崇拜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的生产者;同时,去仇恨、去唾骂那些在看不见的“交易”中,创造巨大价值的商人、企业家和资本家。
在中国大陆,一个卖了十几年三块钱拉面的“拉面哥”,可以一夜之间被捧上神坛,被誉为“良心”的化身。
而创造了淘宝、改变了几亿人生活方式的马云,从马爸爸变成“万恶的资本家”,人人喊打,仿佛挂路灯也只在旦夕之间。
在中国香港,那个曾经作为“狮子山奋斗精神”偶像的李嘉诚,现在被年轻人骂作“李家的城”,成了“吸血鬼”的代名词。
一场码头工人的罢工,就能让他从“李超人”变成全港公敌。
在美国,那个曾经代表着“美国梦”的比尔·盖茨,如今在网络上臭不可闻,甚至被阴谋论描绘成制造病毒的大魔头。
“占领华尔街”的怒火,从左派烧到右派,桑德斯和特朗普,用着不同的语言,喊着同一个口号:干死华尔街的那帮混蛋!
在中国台湾,那个曾经创造了“钱淹脚目”经济奇迹的工商界,现在成了政客们煽动民粹、收割选票的最佳靶子。
任何与大陆的经贸合作,都会被污蔑为“大财团卖台”,然后被一群无知的学生,用“民主”的名义,搅得一败涂地。
这是巧合吗?
不。
这是同一场席卷全球的、基于“反商主义”的愚蠢狂欢。
它背后,是同一种根深蒂固的、前现代的、小农经济式的错误认知。
而这场狂欢的最终结局,只有一个:
所有参与者,都将为自己的愚蠢,付出经济衰退、社会撕裂、文明倒退的惨重代价。
今天,我来把这四个典型“病灶”里的脓包,一个个给你们挤破了,让你们看清楚,这股反商的脓液,到底是怎么来的,又要流向何方。
大陆病灶:千年“抑商”的幽灵与“倒爷”的原罪
我们先从最熟悉的这片土地说起。
大陆民众对马云、马化腾这些互联网企业家的仇恨,不是新鲜事。
它是一种流传了几千年的、刻在我们文化基因里的“历史遗传病”。
病根,就两个字:抑商。
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等级序列里,商人,是排在最末尾的“贱籍”,只比奴隶高一个等级。
为什么?
因为在皇帝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儒家士大夫看来,只有种地的农民,才是“本业”,是创造价值的好人。
而商人呢?
他们“不事生产”,只是把东西从A地搬到B地,倒买倒卖,就能获取暴利,这简直就是社会的蛀虫!
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商人,就一个字:
打。
政治上,打压你。
隋唐时期,商人的子弟,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你再有钱,也别想进入体制,你就是个永远上不了台面的“市侩”。
经济上,盘剥你。
各地都设立关卡,收重税。
官员缺钱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个由头,把当地的富商抓起来,“合法”地没收你的全部家产。
法律上,消灭你。
明太祖朱元璋,那个乞丐出身的皇帝,对商人恨之入骨。
他甚至下令,可以直接逮捕那些“不事生产,只事贸易”的商人。
在他看来,倒买倒卖,就是一种职业犯罪。
商业,是“末业”,是最垃圾的产业。
这种深入骨髓的反商情结,到了现代,换了个马甲,叫“投机倒把罪”。
在十年期间,你家里多养了几只鸡,拿到集市上去卖,都可能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给割掉。
这个荒唐的罪名,直到1997年,才从中国刑法里被正式取消!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你忘了2020年初,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有人因为加价卖了一点口罩,结果被立案调查,全网一片叫好吗?
可见,“商人无用,甚至有害”这个思想钢印,在我们这片土地的潜意识里,烙得有多深。
很多人这么看马云:
他生产了什么?
他什么都没生产!
他就是一个“中间商”,一个“倒爷”!
“不是你亲手生产的,你凭什么赚钱?”——这就是大陆民众最底层的、朴素到愚昧的“道德直觉”。
他们根本不懂,在现代经济中,信息、价格、信用、渠道、风险承担,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价值,甚至远远超过那个有形的“产品”本身。
一个商人,一个中间商,他到底创造了什么?
他创造了“价格信号”,指挥着整个社会的生产。
他承担了“不确定性”的风险,让生产者可以安心生产。
他极大地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让你不用为了吃顿饭,自己跑去养猪种菜。
而马云,他是一个服务于“中间商”的、更高级的企业家。
他用互联网技术,把交易成本,降到了一个世界奇迹的水平。
不夸张地说,淘宝和阿里巴巴,在过去二十年里,为中国消费者省下来的钱,是以万亿计的。
而他自己,从中只赚了1%多一点的利润。
结果呢?
他得到的,却是“万恶的资本家”的骂名。
这是马云的悲剧吗?
不,这是我们这片土地,千年“抑商”文化幽灵不散的悲剧。
香港病灶:从“狮子山精神”到“揽炒”的堕落
如果说大陆的反商,是历史的惯性。
那么,香港,这个曾经被誉为“自由经济堡垒”的城市,它的“仇商”,则更像是一场突发的、剧烈的恶性病变。
李嘉诚,这个名字,曾经是“香港梦”的同义词。
一个从潮州逃难到香港的穷小子,靠着自己的奋斗,成为了亚洲首富。
他的故事,激励了整整一代香港人。
那时候的香港,是一个蒸蒸日上、充满希望的城市。
人们崇拜企业家,相信“狮子山精神”——“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
然后,这一切,在二十一世纪,戛然而止。
李嘉诚,从“李超人”,变成了香港年轻人嘴里的“李家的城”,成了“吸血鬼”、“官商勾结”的代名词。
一个香港小学生,写了一篇流传甚广的作文,讽刺道:
“我们买东西,要去百佳超市,李家的;打电话,用电讯盈科,李家的;买房,住长江实业,李家的……他们的力量远超人类,付出这么多,就是希望我们可以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
2013年,香港码头工人罢工。
工人们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李嘉诚,打出横幅:
“全球华人首富,剥削工人致富”。
整个香港的舆论,都在口诛笔伐。
那个曾经深爱着香港的李嘉诚,心灰意冷。
他开始大规模地,出售香港和大陆的资产,把上千亿的资金,投向了欧洲。
当一个社会,开始用对待阶级敌人的方式,来对待它最优秀的企业家时,会发生什么?
我们来看看香港这二十年,都变成了什么样子。
经济上,停滞不前。
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首,现在被新加坡、深圳,远远地甩在身后。
政治上,泛政治化,内斗不断。
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被简单地归结为“地产霸权”,矛头全部引向富裕阶层。
政策上,急剧左转。
政府开支不断加大,福利不断加码。
2012到2017年,社会福利开支增长了71%!
为了填补窟窿,就开始加税,大幅提升印花税。
曾经那个以“小政府、低税收”闻名于世的自由港,光环正在褪去。
社会上,越来越封闭、排外。
年轻人中弥漫着一种绝望的、自毁的情绪,叫“揽炒”,意思就是“同归于尽”。
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大家一起完蛋吧!
香港的堕落,根源在哪里?
根源在于,当经济增长放缓,当阶层流动性降低时,政客们和媒体,选择了最简单、也最恶毒的一条路:寻找替罪羊。
而商人,特别是像李嘉诚这样,业务遍布全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地产商,就成了那个最完美的替罪羊。
所有的社会问题——房价高、年轻人没出路、贫富差距大——都被简单地归结为“地产商的贪婪”。
这种叙事,迎合了大众的嫉妒和无知,为政客们收割了大量的选票。
但它的代价,是整个香港,失去了对“商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尊重。
一个社会,一旦失去了创造财富的引擎,剩下的,就只有在存量蛋糕的分配问题上,无休止地内耗、撕裂,直到大家一起沉没。
美国病灶:“美国梦”的破碎与民粹的崛起
你以为,只有我们华人才有“仇富”的传统吗?
不。
美国,这个曾经以“美国梦”和“企业家崇拜”为立国之本的国家,现在,也深陷“反商仇富”的泥潭,无法自拔。
曾经的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它是一个相信“阶层流动”的国家。
一个穷小子,只要你肯努力,有创意,你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洛克菲勒、福特、比尔·盖茨。
富人,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的目标。
但现在呢?
“美国梦”,已经死了。
近几十年来,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几乎停滞不增。
贫富差距,拉大到了历史极点。
最富的1%家庭,拥有的财富,超过了底下90%家庭的总和。
阶层,正在变得越来越固化。
七成的美国人,储蓄低于1000美金。
他们已经放弃了创业、改变命运的梦想。
当希望的梯子被抽走,剩下的,就只有愤怒和怨恨。
于是,我们看到了两场看似截然相反、但本质完全一样的民粹运动。
左派的民粹:占领华尔街。
2011年,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聚集在华尔街,打出标语:“我们是99%!”
他们把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归咎于“华尔街的贪婪”。
他们的领袖,是一个叫桑德斯的“民主社会主义者”,他高喊着要对富人征收77%的遗产税,差点当上美国总统。
右派的民粹:特朗普的崛起。
2016年,特朗普,一个亿万富翁,却把自己打扮成“人民的代言人”。
他打的旗号,是要“抽干华盛顿的沼泽”,清理华尔街和硅谷的建制派。
他把制造业的衰落,归咎于“全球化”,归咎于那些把工厂迁往海外的“不爱国”的资本家。
你看,他们的敌人,惊人地一致:华尔街、硅谷、跨国公司。
他们唯一的区别,只是在于干预手段不同。
桑德斯要用高税收和高福利,在内部搞“均贫富”。
特朗普要用高关税和贸易战,在外部搞“闭关锁国”。
而他们,都得到了底层民众狂热的支持。
曾经作为“美国梦”化身的比尔·盖茨,现在在美国的网络上,被阴谋论描绘成一个为了赚钱,而发明新冠病毒的大魔头。
曾经作为美国创新引擎的Facebook,现在面临着被反垄断诉讼,强制拆分的危险。
为什么一个曾经如此崇拜企业家的国家,会堕落到这个地步?
因为,当一个国家的经济,从“做大蛋糕”的增量阶段,进入“分蛋糕”的存量阶段时,“仇富”,就必然会成为最容易煽动、也最廉价的政治春药。
台湾病灶:“绿祸”当道,用“爱”发电
最后,我们来看看台湾。
台湾的“仇商”,可能是这四个地区里,最具有“政治操弄”色彩的。
八十年代的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首,经济腾飞,“钱淹脚目”。
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台湾的经济,就陷入了长达二十年的停滞。
薪资不涨,房价飞涨,年轻人怨声载道。
然后,一个叫“民进党”的政治团体,找到了它的“财富密码”。
这个密码,就是:
煽动族群对立,制造社会仇恨。
他们的核心思路,就是不断地,把台湾社会,切割成一个个对立的阵营,然后自己化身为其中一方的领袖,从中渔利。
他们煽动“本省人”,去恨“外省人”。
他们煽动“台湾人”,去恨“大陆人”。
最关键的,他们煽动“平民”,去恨“权贵”;
煽动“穷人”,去恨“资本家”。
他们把国民党,和台湾的工商界、大财团,深度捆绑,打成一个“卖台利益共同体”。
然后,任何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只要是国民党提出来的,他们都一概反对。
2014年,国民党政府试图推动《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这是一个能极大利好台湾服务业的协议。
民进党立刻煽动学生,爆发了“318太阳花学运”,污蔑这个协议是“黑箱作业”,是“图利大财团”,最终成功搅黄。
结果,大陆转而和韩国签署了自贸协议,台湾的产业,被它的最大竞争对手,狠狠地捅了一刀。
台湾长期面临“五缺”问题(缺电、缺水、缺地、缺才、缺工)。
民进党为了选票,大搞“反核”运动。
他们暗示,大企业为了赚钱才需要核电,而老百姓只会受到核污染的威胁。
他们上台后,强行关停了核四电厂,然后,在夏天用电高峰时,发生了全台大停电。
当局官员,居然提出了让民众“用爱发电”的无厘头建议。
他们为了讨好劳工,强行推行“一例一休”,结果导致劳资双双受害。
老板不敢让员工加班,员工因为没有加班费,收入反而降低。
在这种“反商仇富”的政治氛围下,台湾的投资环境,急剧恶化。
外资不敢来,内资拼命逃。
德国拜耳、美国杜邦、日本丰田,这些世界级的大企业,都曾经计划在台湾大规模投资,最后都被台湾内部的政治恶斗,给活活吓跑了。
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首,现在成了“吊车尾”。
民进党的“绿祸”,把台湾,变成了一个“反商主义”毒害经济的完美实验室。
醒醒吧!别再用穷人的思维,去仇恨让你富裕的恩人
好了,我们巡视了一圈。
从大陆,到香港,到美国,再到台湾。
你会发现,尽管他们的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千差万别。
但他们“仇商”的底层逻辑,和最终导致的恶果,却惊人地一致。
底层逻辑,就是基于嫉妒和无知的、对“商业”和“企业家精神”的彻底误解。
最终恶果,就是经济的停滞,社会的撕裂,和文明的倒退。
现在,我们把所有的线索,都串起来了。
你之所以会本能地,崇拜那个生产“有形”产品的任正非,而鄙视那个提供“无形”服务的马云。
是因为,你的大脑里,还残留着几千年来,那个“重农抑商”的、前现代的、小农经济的思维钢印。
你根本不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息、价格、信用、渠道、风险承担,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价值,甚至远远超过那个有形的“产品”本身。
而商人、企业家、资本家,他们真正的“劳动”,就是在这片无形的战场上,进行的。
他们用智慧,去创造价格。
他们用勇气,去承担不确定性。
他们用资本,去降低交易成本。
他们,才是那个让整个社会财富的蛋糕,能够不断变大的、真正的魔法师。
而你们,这些天天坐在家里,享受着淘宝的便利、微信的社交、美团的外卖,却反过头来,咒骂着创造了这一切的人是“吸血鬼”的键盘侠们。
你们,才是这个时代,最可悲、也最忘恩负义的人。
你们享受着现代商业文明带来的一切好处,却又用最恶毒的语言,去攻击商业文明本身。
你们仇恨的,根本不是什么“资本家”。
你们仇恨的,是那个比你们更聪明、更勇敢、更能洞察人性、更能承担风险的、更优秀的人。
说穿了,你们的“仇富”,不是什么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它只是弱者对强者的嫉妒,是无能者对创造者的怨恨。
所以,下次,在你准备敲下键盘,去痛骂马云,去赞美拉面哥之前,先用这篇文章,醒一醒你的脑子。
问问自己:
如果没有马云们所代表的这种“商业”,你今天,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你才能真正地,从一个只会用情绪思考的巨婴,开始进化成一个懂得用经济学逻辑看世界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