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学习的本质:刻意练习

​ 练习的本质是长时间做那些人们不能舒舒服服做到的事情

刻意练习的本质是长时间做那些人们不能舒舒服服做到的事情,直至进入本能舒适区。

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一项技能,其实我们都面临着三个对象:舒适区,学习区,困难区。

大脑最喜欢躺在舒适区

​ 舒适区,顾名思义,就是已经熟悉的简单的部分,这些地方只要稍微学习一下就会明白,不需要多大的努力,也不需要动什么脑子,这是学习一项技能和知识中最简单的部分,也是入门的部分。人类大脑也最喜欢躺在舒适区内。

​ 如果学习一项技能一直呆在舒适区,那么这个人就很难再取得进步,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可以用一年的时间获得别人五年的工作经验,因为别人都在容易区日积月累的不断地重复,而有些人却已经逃离了这个舒适区,步入了学习区。

​ 当舒适区学的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就会形成一种思维惯性,形成一种本能,就像学开车,开始学的时候,思想集中,但是学会之后,就变成了一种本能,根本不需要大脑思考。很多人都在这个区里舒服的呆着,想一下你看书的时候,是不是总是从第一页开始看,是不是就像本能一样不需要大脑思考,我们为什么喜欢看武侠小说,而不是喜欢看知识书,就是因为看武侠书根本不需要动脑。一切依照本能即可。

为什么同样学习一个月,不同的人效果会不一样?为什么考证连续考了两年,第二年比第一年分数还低。

学习区的特点是你需要动一下脑子,你需要有一些不适感,比如,早起,你的理性告诉你要早起,但是你的本能却告诉你再躺会儿也没啥。我很佩服弗洛伊德,他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三个概念基本上包含人的全部。本我就是原始的我,这个完全受自己的本能来控制,自我受你的理性来控制,用理性来控制自己就能得到一个结果,那就是超我。超越自我。其实想想,我们的百分之八十的决策都是靠自己的本能来决策的,尽管我们也知道很多理性的东西。但是那些根本不管用。

需要理性控制的学习区

​ 学习区就是需要自我理性的控制自己,去适应一些不适应,这个区域的特点就是需要你适当的面对一下困难,比如,你在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有点不懂,你的本能告诉你放弃它,不理它,只学习那些容易学习的,而你的理性告诉你必须学习这个难点,因为他可能是考试点,他们总是在不断的斗争。找到你学习上或者技能学习中一些难点或者让你不适的东西,去攻克它,这就是学习区,而这个区域的学习是你和一部分人的区别,是你高明的地方,是你学习效率提升的地方。

​ 为什么我们经常做饭却没有成为厨师,为什么我们天天说话却没有为说话高手,因为我们都在容易区学习,不断对简单的东西重复重复,其实一点提高也没有,你从来没有想过去创新一道菜,去感受各种不适应。不敢走向学习区,当你跨过学习区,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困难区是你如何努力也学不会的东西

这些领域你大脑中毫无基本的概念和认知,这些地方我们也一般不要去碰它,比如你非要学会去造导弹,这就是你的困难区,因为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才能去做的,而不是一时半会能搞成的。

讲了这么多,刻意练习的根本是什么呢?那就是勇敢地进入学习区,去感受各种不适,去克服自己的各种本能的舒适区。

​ 在<人类简史>这本书中讲到了我们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本能,本能在我们进化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能是一种自我保护,但是很难有突破,曾国藩曾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上学时书本上讲曾国藩反人性,现在觉得书上写的真是不对,曾国藩是真正的一辈子和自己的本能作斗争的人。是一辈子都在学习区奋斗的人。

​ 总之,想要提高效率、效果,就要克服自己的本能,勇敢的进入学习区,去探索各种挑战性的东西。

一万小时与刻意练习

怎样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标准答案:练习一万小时。可是,要想把自己变成顶尖高手,光知道一个“一万小时”的口号毫无意义。刻意练习没有那么神秘,它揭示了一个现实:从长远来看,占上风的是那些练习更勤奋的人,而不是那些一开始在智商或者其他才华方面稍有优势的人。正是基于有效的刻意练习,有些人实现了从平庸到卓越的过程。关于人类潜力的新思考方式,提醒着我们:我们拥有更大的力量来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我们以前却从来没有意识到。

其次,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虽然在其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却也会是一大影响因子。如心理学家平克指出,优秀科学家的平均智商在 125 以上。同样,1997 年一篇研究报告表明,医生、律师、会计的智商多数位于中上水平。一些体育项目,更是会对身高和身材有要求,这一类身体特点上的差异,更不是时间和简单的练习可以弥补的。

再次,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这一点,也取决于练习方法。艾利克森就在书中举到很多例子,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看似努力,其实没有成就的人。练习时,我们是用采取阶段性进步,随时间和效果改变和调整策略,有针对性,有技巧性;抑或是机械地每日花上几小时,只为达成「一万」这个目标,却始终没能发现更为有效的训练方法,不能辨别练习中的漏洞,去弥补,已取得进步?这其间的差别,最终便是高级新手、胜任者和专家的区别,也便是后文中,刻意练习的部分。

真正的关键根本就不是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练习,讲究的并不是谁练得最苦,或者谁的心最“诚”。高水平训练的成本很高。你需要一位掌握这个领域的先进知识的最好的教练。你要忍受一点都不舒服的训练方法,而且你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训练时间。各个领域的不同训练方法也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那就是:

《剑桥专业知识与专家技能手册》——刻意练习:

1、只在“学习区”练习;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获得有效的反馈;

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真正提升我们水平的不是文化,不是艺术,不是哲学,不是制度,不是自虐,而是刻意练习。

想要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关键在于“刻意”地在这个领域内,练习。

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困难区”,是我们暂时无概念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

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

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持续进步的关键就是持续地在“学习区”做事。只在学习区练习,这很难。

真正的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你的舒适区已经给你带来了多大的荣誉,留在这个舒适区就有多大的诱惑。

因此,思想死在了舒适区。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种修炼。

刻意练习的关键部分是: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练的是什么?是套路。

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下棋用的定式,编程用的固定算法,这些都是套路。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两种记忆力: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

人的技能,取决于这两种工作记忆。

专家做的事情,就是使用有限的短期工作记忆,去调动自己几乎无限的长期工作记忆。而刻意练习,就是在大脑中建立长期工作记忆的过程。技能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是“长”在人脑中的。

高手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高手拥有长期训练获得的特殊神经结构,他的一举一动可能都带着不一般气质,连眼神都与众不同,简直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练习,是对人体的改造。

用什么方法才能迅速地把技能套路“长”在身上呢?关键在于两点:

**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然后重复!重复!再重复!

想要把一个套路,一个技能,哪怕仅仅是一个生活习惯,甚至是一种心态,“长”在大脑之中,唯一的办法是不断重复。

老师的最大作用是什么?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

练习者必须要对错误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从训练的角度看,一个真正的好教练是什么样的?他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培养人才的有效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徒制。

学习时间长不等于用功。决定性的因素不是学习时间,而学习环境。

刻意练习不好玩,本质是反人性

它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你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你就不是刻意练习,而是在舒适区里打转。练习需要重复,而重复一定不好玩。

教育需要全面,而娱乐一定只关注其中好玩的部分。所以娱乐跟学习必然是不相容的,如果你是在娱乐,你就不是在学习。你可以用娱乐的手段号召人去学习,但娱乐本身绝对不是学习。

刻意练习就像我们上学时代的学习,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还有教练随时给你反馈。难怪那时候我们学会了做那么难的题目。现在你再去重新做下题你就明白其中的难度了。

刻意练习核心总结12条

1. 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就是刻意练习。成为任何领域高手的关键因素不是文化,不是艺术,不是哲学,不是制度,不是自虐,而是刻意练习。

2. 关于刻意练习,被误读最久的一个概念是“一万小时定律”。事实上,想把自己变成高手,光知道“一万小时”毫无意义,因为真正的关键根本不在训练时间,而是训练的方法。

3. 功夫就在功夫上,“功夫在诗外”就是一句谎言。技能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是“长”在人脑中的。要高度针对性地重复练习基本功,想要学什么功夫,就应该练什么功夫。

4.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5. 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有效的练习必须发生在“学习区”,一旦你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该在上面继续花时间,要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凡是达到“我闭着眼睛都能……”这个程度的人都废了,高手不会闭着眼睛做事。

6. 只有结果可控的领域,刻意练习才有用。股市是不可控的,所以刻意练习预测股市很可能就没用。有严格固定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最大,比如国际象棋;没有严格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则非常有限,如编程、航空飞行、广告创意。

7. 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艺术家要采风,棋手要打谱,律师要学案例,政客要读历史,科学家要看论文。宁可定期坚持发几篇灌水小文章,也比苦读10年期待一鸣惊人强。

8. 刻意练习的关键是随时获得有效的反馈。你需要一个旁观者,他不见得水平比你高,不需要经常跟你谈心,不用激发你的战斗热情,但他必须给你提供三步反馈: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9. 有效的反馈,应该满足三个条件: 及时,一旦不对马上就有人给你指出来;超脱,对事不对人,反馈者不把你的错误上升到“你这个人行不行”的层面;试错,你犯错误的代价很小。

10. 考试是最好的反馈。熟悉并不等于理解,想要真正理解,唯一的办法是考试和测验。没有经过测验,你的知识只是幻觉。

11. 学习时间长不等于用功,决定性因素不是学习时间,而是学习环境。刻意练习不好玩,如果你在打打闹闹中享受练习的过程,那就不是刻意练习。你必须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单独学习,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特别专注地干一件事才是最酷的。

12. 刻意练习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敢于迈出从舒适区往外走的那一步。你不但应该在“学习区”刻意练习,你的研究、工作和娱乐都应该在“学习区”。

刻意练习可以使几乎任何人在大多数领域成为高手,如果能更早知道这一点,你在奋斗路上也许可以节省更多时间和精力。

这本书指出“异类”中提出的一万小时原理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不具备普适性。作者试图讲述什么样的练习才能称为刻意练习,以及是否天赋真的存在等问题。但,提前说一点,这本书理论性较强,不是那种能够给你直接指导如何去做的书。

它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那些我们认为很厉害的人并不是生来就拥有超人的能力,而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过于高估天赋在其中的作用;还提醒我们,成功学讲的“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勤奋,就能够达到你的目标”只是片面的,我们还需掌握科学的进步方法,不然你可能只是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

有目的的练习 可以这样说,我们所做的各种练习都可能有效,但肯定有的更高效有的效果比较慢。

我们可能都认为学会了一样东西之后,一直在做的话这样就是一种练习了。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比如开车,比如一般家庭主妇做菜等。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我们可以将这种机械性的重复称为“天真练习”,因为我们指望这样反复做某件事情可以带来技能的提高。

区别于“天真练习”之外的一种练习方法称为有目的的练习。有目的练习意味着要比天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全,而且更为专注。有目的的练习是刻意练习的基础。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点——1有目的的练习有明确的目标 有目的的练习,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如果目标过大就把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如果不知道自己潜力多大难以设置长远目标,那就就设定短期目标——今天读它10页书怎么样?可以轻松做到吧?再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点——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书中提到一个实验,他们找了一位志愿者,为了测试他的记忆能力对他进行训练。在此之前人们对记忆的认知都停留在那7个记忆元上,他们想通过练习来验证刻意练习是否可以提高他这方面的极限。实验最开始确实这位史蒂夫表现一般,以一秒念出一个数字的速度,他大概是只能记住7位左右。但是经过几个月的练习之后,他能够记住的数字令他自己和实验者都大为惊讶。这其中他们首先获得一个重要的洞见: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点——3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还是史蒂夫的例子,在上面开展的记忆研究中,每次尝试之后,史蒂夫便会得到简单而直接的反馈,如对还是错,成功还是失败。他总能够知道自己在哪个位置犯了错,该如何作调整。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要么是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你提出的),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点——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这也是我们一直说要逃离舒适区的原因,过于安逸舒适的练习不是一个好的进步方式。但记住,别把自己推得太远,如果长时间过分地逼迫自己,可能会导致倦怠和学习的低效。所以我们只需要发起处在舒适区之外又离得不太远的挑战,这种改变最为有效。

正面反馈很重要 这是史蒂夫记数字训练的一个过程:首先取得进步,然后到了一个瓶颈,被困住了,寻找不同的方法来克服障碍,最后找到了这种方法,然后又稳定地提高,直到下一个障碍出现。不管什么障碍,越过它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这也是这种方法需要导师或教练的一个原因。经验丰富的教练能够轻易知道你在什么地方会遇到障碍,于是可以为你提供克服障碍的方法。

尽管我们已经列出有目的练习的几大特点,但要想做到,并不见得那么简单。保持专注并继续努力,是很难做到的,而且通常没有趣味。因此,动机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浮现出来。有意义的正面反馈是保持动机的关键要素之一。这种反馈可能是内部反馈,比如满足于看到你自己在某件事上的水平提高,也可能是由其他人提出的外部反馈,但它们对某个人是否能够在有目的的练习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十分重要。

我们在这里简单地总结有目的的练习: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有一套检验你进步的方法。对了,还要同时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大 这个概念在之前看过有关于意志力的书和李笑来老师都有提到过,人类大脑中有些回路,就像肌肉一样,越练越大。经常性的训练会使大脑中受到训练挑战的区域发生改变。大脑通过自身重新布线的方式来适应这些挑战,增强其执行那些挑战所需功能的能力。

科学家曾对失明研究对象的大脑可塑性研究,以及对失聪研究对象的大脑可塑性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会根据你对它们的运用而改变。因此,通过清醒的、刻意的练习,以我们期望的方式来塑造大脑,是完全有可能的。

拿乐器学习来说,音乐训练能够以各种不同方式改变大脑的结构与运行,使人们的音乐演奏能力进一步增强。换句话讲,最有效的训练形式其实不只是帮助你学会某种乐器的那些训练,而且是更深入和更高级的训练,这些训练确实增强了你演奏乐器的能力。当你演奏音乐时,这些训练改变了你大脑中的部位,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你自己的音乐“天赋”。

心理表征 提到这本书不得不提这个重要概念,心理表征在此书被重复提到,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书中对心理表征的定义: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举个栗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例如一提起蒙娜丽莎,很多人脑海中便能够“看到”这幅名画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他们脑中的心理表征。当然,每个人对这幅名画所创建的心理表征不一样,有些人模糊,有些人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很多细节。

这个区别就表现在这里。普通人与杰出人物之间的差距,正是前者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优于后者。通过多年的练习,他们对本行业或领域中自己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同局面,创建了高度复杂和精密的表征,这些心理表征反过来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等成为可能,也使得他们能够培养和发展各种高级的能力,以便能够更快地做出决策来应对来自这个领域的挑战。

在音乐表演领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最有可能取决于他们能多敏锐地察觉自己所犯的错误,也就是说,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心理表征有多么有效。在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不只是音乐表演领域,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练习,以磨炼技能。也即是说,磨砺了技能,可以改善心理表征;而改变心理表征,也有助于磨砺技能。

最杰出的人练习最长 这次是从音乐领域的小提琴入手,此研究对30位音乐学生每天的时间分配进行统计。他们最终变成了三个组:优秀、优异和最杰出。由于他们平时一起练琴时间是一定的,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学生们专心致志的进行独奏练习所花的时间总和。

有两个因素格外清晰:首先,要变成杰出的小提琴家,需要进行几千个小时的练习。我们并没有发现什么捷径,也看不出哪个学生是几乎不需要怎么练习,就能达到专家水平的“神童”。其次,即使是在那些有天赋的音乐家中,也就是能进入德国最好的音乐学院深造的那些学生之中,明显花了更长时间来磨炼技艺的学生,总体而言比那些练习时间较短的学生成就更为突出。我们在这些学生小提琴家中发现的规律,与在其他行业或领域的从业者中发现的规律完全一样。也就是,最杰出的人是那些在各种有目的的练习中花了最多时间的人。

什么是刻意练习 上面我们提到有目的的练习,刻意练习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两个条件。

一个是刻意练习发生在特定行业,这个行业领域最杰出的从业者达到一定的表现水平,使得他们与刚进入该领域的人们区别开来。这些活动包括音乐表演,舞蹈,国际象棋等体育项目,特别是依据打分来评判运动员表现水平的体育项目如花样滑冰,跳水和体操等。不适用的领域就是不存在或很少存在直接竞争的行业领域,如园艺爱好,企业经理,教师,电工等等。这些领域很难用客观的标准来评价卓越的绩效,你可能无法再刻意练习中累积知识。

另外一个就是刻意练习需要一位能够不知练习作业的导师,以帮助他们的学生提高水平。导师的经验很重要,他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学生。

刻意练习的特点 刻意练习发生在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一般来讲,这并不令人心情愉快。

刻意练习包含确定不含糊的特定目标,通常还包括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它并非只是单纯指向某些模糊的总体改进。

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的,也就是说,它需要人们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简单地遵照导师或教练的指示去做是不够的。学生必须紧跟他的练习的特定目标,以便能做出适当的调整,控制练习。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在练习过程的早期,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或教练,他们将监测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必须学会自己监测自己、自己发现错误,并做出相应调整。这种自我监测,需要高效的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提高水平与改进心理表征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随着人们水平的提升,表征也变得更加详尽和有效,反过来使得人们可能实现更大程度的改进。心理表征使人们能监测在练习中和实际的工作中做得怎么样。它们表明了做某件事的正确方法,并使得人们注意到什么时候做得不对,以及怎样来纠正。

刻意练习总是构建或修改那些过去已经获取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逐步的改进最终将造就卓越的表现。由于新技能的学习是建立在现有技能基础上的,因此,导师会为初学者提供正确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后来能在更高层面上重新学习那些基本的技能。

刻意练习原则 尽可能地进行刻意练习,是在任何一项事业的追求中变得更加杰出的基本路线。如果在你所处的行业或领域之中,刻意练习可以实行,那么,你应当采用刻意练习。如果不是,那就要尽最大的可能应用刻意练习的原则。

在实践中,这往往归结为带有几个额外步骤的有目的的练习:首先辨别杰出人物,然后推测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杰出,接着再提出训练方法,这些方法使你也能像他们那样表现卓越。

一旦你已经找到这个领域的出杰出人物,那么,找出是什么使得这个人和其他人表现不同,这些差别造就了现在的他。

在绝大多数需要人类付出努力的行业或领域,只要以正确的方式训练,人们提高自身绩效和表现的能力将是巨大无比的。如果你练习做某件事情几百个小时,几乎可以肯定,你能看到巨大的进步,但那还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你可以坚持、坚持、再坚持,使你自己变得卓越、卓越、更卓越。你的进步有多大,取决于你自己。

在这里我们要提出一个人类的普遍错误思想,即认为某人的能力通常受到基因特征的限制。这种思想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我不能”或者“我不是”之类的表述:“我不是很有创造力的人。”“我不能管理好别人。”“我不擅长和数字打交道。”“我做不到比这更好。”但是,如我们已经了解的那样,在任何一个人们选择着重发展的行业或领域之中,人人都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来帮助自己大幅度地提高。我们可以塑造自己的潜力。

刻意练习的心态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观察视角:任何人都可以进步,但需要正确的方法。如果你没有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进步就只取决于你能不能够找到“正确的进步方式”了。

对于商业世界中任何一个着眼于寻找有效改进方法的人,作者的基本建议是找寻一种与刻意练习原则相一致的方法,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这种方法,是不是逼着我走出舒适区,迫使我去尝试做一些对目前的我来说并不容易的事情?它有没有提供关于绩效和表现的即时反馈,以及关于可以做些什么事情来提高绩效和表现的反馈?那些制订了这种方法的人,有没有辨别出他们所处的特定行业或领域之中的最杰出人物?有没有确定是什么因素将杰出人物与其他人区分开来?训练是不是被设计用来提高行业或领域内的杰出人物所拥有的那些特定技能?如果对所有问题的回答全都是肯定的,尽管也许不能保证那种方法有效,至少可以肯定,它是有效方法的可能性大得多。

开始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不只是针对那些很早就开始训练的孩子,那些追求长大后成为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奥林匹克运动员或者世界级音乐家的孩子。每个人都可以对特定领域进行刻意练习。它适用于每个想学习怎样画画、编程、变魔术、拉小提琴、写出“伟大的小说”的人。它适用于所有那些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潜力、不向命运低头、不甘心于现状的人。

关于刻意练习还有两个忠告:第一个是一般的身体保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保持健康。如果你疲倦了或者生病了,就更难保持专注,更易分心走神。如上面提到的研究,那些优秀的小提琴学生全都注意让自己每天晚上保持高质量的睡眠,他们中的很多人还会在上午的练习结束之后午休一会儿。第二个是将练习课的时间限制在1小时左右。如果比那个时间长得多,你将无法保持长时间的高度专注。而且,你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能还要将时间压缩一些。如果你的练习时间超过1小时,过1小时就休息一下。

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因此,制订明确的目标,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得更短,是更加迅速地提升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练习,比起在更长时间内只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一旦你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有效地专注于练习了,那便停下来。一定要确保每天都保持足够的睡眠,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练习。 刻意练习是痛苦的,尽管你可能刚开始学得很快,但一段时间之后便会感到疲惫。你会怀疑自己当初定的目标是否可以达到。如果你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实现某个目标,要么是因为你的水平已经倒退了,要么是因为你陷入了停滞阶段,此时,千万不要半途而废。这个时候需要在连续不停的专注练习中保持自己的动机。最好的建议是精心设置目标,以便你能持续不断地看到进步的实质性信号,尽管并不会总是出现重大的进步。将漫长的旅程分解成一系列可控的目标,并且每次只关注它们中的一个,也可以在每次达到一个目标时,给自己小小的奖励。

最后

最后,驳斥一万小时定律可以玩一个巧妙的思想游戏,这就是哲学家 Eubulides Miletus 提出的沙堆悖论(Sorites paradox)

1 颗沙子不是堆,如果 1 颗沙子不是堆,那么,2 颗沙子也不是堆;如果 2 颗沙子不是堆,那么,3 颗沙子也不是堆;以此类推,如果 9999 颗沙子也不是堆;因此,1 万颗沙子还不是堆。

「破解」沙堆悖论时,我们经常不得不设定一个固定的边界。如果我们说「一万颗沙粒是一堆沙」,那么少于一万颗沙粒组成的就不能称之为一堆沙。那么这样区分 9999 颗沙和 10001 颗沙就有点不合理。这样不得不设定一个可变的边界,但是这个边界是多少呢?我们现在并不知道。那么最初设定的那个「一万颗沙粒是一堆沙」作为知识的价值被削减。

同样,在沙堆悖论的视野下,一万小时定律的价值也就这样被消解。正如真实的心理科学研究表明,成为专家的时间往往随着不同专业技能领域而变化

刻意练习的本质

幸运的是,进化给一般人留了条路。这种长时工作记忆能力,艾利克森认为是领域相关的,并且通过他所说的刻意练习,可以习得。只要你努力,砸锅卖血,做上苦力几十小时到成千上万小时不等,就能买来那款可以被工作记忆内存条调用,当虚拟内存使唤的 SSD 硬盘——长时工作记忆。

一般人怎样才能买得起那块硬盘?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其中,多数不靠谱的成功学在于选择了错误的练习方式,虽说喊的口号是刻意练习但实质不是刻意练习,因为没有激活长时工作记忆能力。比如,下象棋的次数毫无作用,十个一万小时,也成不了国手。但是,如果看着已经发表的棋谱,然后推测国手下法,这种刻意训练方式,就是往长时记忆硬盘里面攒 SSD 硬盘:存储关于象棋棋谱的组块

艾利克森在辩驳一万小时定律时同样提到:

随着训练方法的改进和人类的成就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在任何一个人类付出努力的行业或领域,一直都在持续不断地找到变得更加卓越的办法,以抬高人们认为可以做到的「门槛」,而且,并没有迹象表明,这样的「门槛」将不再抬高。每当人类发展至新的一代,潜力的界限也随之扩张和提高。

「长时工作记忆」的培养要点主要有:

  • 赋予意义,精细编码:(准)专家们能非常快地明白自己领域的单词与术语,在存储信息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采取元认知的各项加工策略。
  • 提取结构或模式:往往需要将专业领域的知识,提取结构或者模式,以更好地方式存储。比如,专家级别的开发者善用设计模式;
  • 加快速度、增加连接:通过大量重复的刻意练习,专家在编码与提取过程方面比新手都快很多,增加了长时记忆与工作记忆之间的各种通路。

所以,刻意练习的指向是去买 SSD 硬盘,而不是纯粹卖苦力。

智商重要吗?

智商在刚开始接触一项新的技能的时候,从数据上看是优于普通智商水平的,但是从长期对比来看,普通智商甚至更低智商水平的人反而更有优势,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接受和理解能力较慢,所以会花大量的时间专注在刻意练习上,而决定技能水平高低的原因恰恰是刻意练习的时间,时间越长,水平也就越高。自闭症奇才,即有着特殊技能的自闭症患者,随便说出一个日期,自闭症换证就能准确的说出是星期几,在经过研究以后,发现了自闭症学习这种能力的学习方式,并且复制给正常人,发现通过这种方式学习的人,都能够和自闭症患者一样学会这个技能,只不过自闭症患者在成长的过程中,恰好某些生活因素让自闭症患者凑巧的被动按照这种方式学习了,根本不存在天才一说。

又列出了音盲学习唱歌的研究报告,事实上,也可以通过训练学习到唱歌技能,前提是要跨越心里障碍,要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某项技能。

是谁告诉我们他们是天才的?

仔细回忆一下,我们得知“天才”这个词语的来源大部分是哪里?

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媒体,并不是科学论文。

《刻意练习》的作者安德斯·埃里克森,研究了许多被称为”天才“的人,发现这些人并没有所谓的生来的”天赋“,这些”天才“也是普通人,并不像我们熟知的那样不用功就可以取得很大成就。

相反,每个领域最杰出的人,往往是练习时间最久的那个人。

我们再想想现在的媒体,他们需要用博人眼球的标题来吸引读者,所以,你看到的是事实也不是事实。

是事实:这些被称为”天才“的人,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不是事实:他们不是一夜之间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的,他们努力的过程并没有被报道出来,没有人知道他们背后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意志力和天生才华,都是人们在事实发生了之后再去赋予某个人的优点:杰森是位不可思议的网球选手,因此,他一定生下来就具有这种才华;杰尼年复一年地练习拉小提琴,每天坚持几个小时,因此,他一定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意志力。

——《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选择性的无视掉了别人背后的努力,初中课本上的东西,有的人到现在都没有读懂。

成功的花(儿),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 冰心

互联网的发达,信息以指数方式增长,改变了人们以往的学习方式。但这样的现象也导致了人们的知识焦虑,我自己也不例外。

随处可见的《3天学会XXX》、《一周掌握XXX》、《30天精通XXX》等等,我们总是寄希望于用很少很少的时间,换取无穷的成就。

努力了一段时间,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个月,发现自己追不上努力了20年才达到今天成就的大师,于是说自己天赋。

如果几天的时间就可以追上20年的大师 ,那只能说明这个行业也不过如此。

一旦你假定人们的某种才华是天生的,那么他会自动变成你无能为力去改变的东西:如果你不具备天生的音乐才华,那么就不要怀揣当一名卓越音乐家的梦想了。

——《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

天赋也许成为了除”没时间“外的另外一个借口。

《刻意练习》就是想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存在所谓的天才,只要有正确的方法,任何人都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这种方法就是刻意练习。

在情境中学习,当一名「认知学徒」

目前对刻意练习最大的批评是,艾利克森关于刻意练习的证据多在「认知复杂性」较低的活动,如象棋、钢琴、篮球、出租车驾驶、拼写。但是,对于「认知复杂性」较高的活动,如销售、管理等作用有限。怎样练习一万小时成为一名卓越销售与卓越 CEO,从哪里练起?怎么练?练什么?认知复杂性高与认知复杂性低的学习活动很大程度上,差异在于隐性知识的多少与比重。 隐性知识需要往情景中去寻。

认知复杂度(cognitive complexity )是指你建构「客观」世界的能力。认知复杂度高的人具有高度复杂化的思维能力,更善于同时使用互补与互不相容的概念来理解客观世界。真实世界,黑白对错并非截然分明。

仍然是西蒙,他认为人是「有限理性」,体现在学习中,就是「情境理性」。「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人的学习受到情景制约或者促进。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 比如,你要学习编程,就应该在 GitHub 里学习,因为你以后编程就是通过 GitHub。再如,你要学习讨价还价的技巧,就应该在实际的销售场合学习,因为这一技巧最终是用在销售场合的。

刻意练习虽然并没有否认情景的重要性,但是在畅销书中,那些已经被学习科学证实的主流方式被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隐性知识被忽略了。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有效学习是进入相关情景,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然后学习者刚开始围绕重要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作,随着技能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

这就是学习科学日益主流的观念:从「情景学习」出发,当一名「认知学徒」,它的要点有:

  • 找到学习共同体:因为大量知识存在于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不是书本中,所以有效的学习不是关门苦练,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小团体。如程序员在类似于 GitHub 这样的网站练习编程。
  • 隐性知识显性化:隐性知识是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概念、事实以及程序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一般也称之为策略知识;
  • 模仿榜样: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导师,也可以是网上的导师;
  • 培养多样性:在多种情境中实践,以此强调学习广阔的应用范围。如,裁缝出师并不是已经练习了一万小时,而是能够缝制出足够好的衣服。

图灵奖得主 Richard Hamming 谈到如何成为卓越,他认为练习时间并没有那么重要也无法精确无法明示,他写道:

在许多领域,通往卓越的道路不是精确计算时间的结果,而是模糊与含糊不清的。没有简单的模型成为伟大。

刻意练习的本质

刻意练习的本质是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想到狗的时候,你脑海中想到的并不是狗这个字,而是一个模糊的狗的形象,仿佛真实的出现在你的脑海中。

新手和大师的区别就在这里。

拿设计师来举例子吧,很多面试经验都提到,面试官看到你的作品就能知道你的设计水平如何,而新手包括我,却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看出来的。

也就是说,同一件事物,他们看到的东西远比我们来得多,差距就在此。

杰出的人物能够看到“一片森林”,而其他所有人,却只看见“一棵树”。

好在,设计行业作为一个发展了很久的行业,我们可以完全通过练习,来达到大师这样的水平。

不过,练习也分好几种。

无目的的练习

无目的的练习,也可以称为”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的做某件事,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拿临摹画画来说吧,我们都知道要想提高水平,临摹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很多人在初学的时候,只是看原图上有什么自己就画什么,画完了,觉得临摹的不错,开心一下,拍拍照发发朋友圈。

但是,一旦你问他”你从这次临摹中学到了什么?你哪里画的不对?要怎么改正?“这些问题,他可能会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压根就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

这个我深有体会,有段时间,临摹完之后就完事了,特别想拍下来发给朋友看看。我那个时候的心理应该是,”终于又临摹完了,临摹的还不错,发给朋友点个赞吧“,什么”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这些问题,根本没有想过,以至于很多错误犯了很多次也没有改正,水平还是原地踏步。

舍弃这样没有目的的练习吧,这样的练习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这样的练习也适用于工作,人们认为有20年工作经验的人,往往比工作5年的人能力更强。

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的。

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原因在于,如果没有刻意的去提高,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会缓慢的退化。

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比通常的练习更有效,是通向刻意练习的第一步。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这样四个特点:

1、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定义明确的目标,刻意有效的指导你的练习。

比如你在练习钢琴,比起漫无目的的练下去,制定”以合适的速度弹完曲子,连续弹2次,不犯任何错误“这样的目标,会好很多。

如果没有这样的目标,根本没有办法判断练习是不是有效。

如果没有达到目标,那么到底是在哪些环节出了问题,下次弹的时候着重注意这方面。解决一个个小问题之后,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

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多任务并行“是很多人所追求的一个方向。

我原来也是这个观点的拥护者,觉得边看动漫边做设计,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但是,实践下来之后,效率常常低的可怕。动漫看的时候基本上不带脑子的,更不用说那些复杂任务的并行了。

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提出过”心流“这样一个观点。

心流(英语:Mental flow)在心理学中是一种某者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某者在此状态时,通常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

这个我理解为“忘我”的状态,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专注的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存在。相信喜欢玩游戏的朋友都体会过这样的感觉吧。

要想取得进步,必须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任务上。

3、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我们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某一方面的水平或技能,是向着更好的方向去努力的,因此这种练习必须,也应当包含反馈。

练习过后,我们必须评估这次练习,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不好的地方应该怎么改进?

只有我们开始关注并解答这些问题,我们才会知道自己距离实现目标还有多远的距离。

这个反馈可以是别人给我们的,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提出的。我们要进入“练习→反馈→改进→练习”的循环中,不断提高自我。

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你要去做一些让你感到不太舒服的事情。

就像前面提到的,如果你做一件事情很熟练了,你会陷入一种自动完成的状态。这种状态,不需要怎么努力就能完成现有的工作。也正因为这样,只是在重复旧的东西,进步也无从谈起。

就好像现在让我们”1+1=?“的问题,就算是做1000遍,也是无意义的。

也正因为离开舒适区会不太舒服,才把普通人和接触的人区分开来了。要向取得相应的成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刻意练习

有了有目的的练习还不够,我们要更进一步,做到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跟有目的的练习在两个方面上存在着重要的差别。

1、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

也就是说,在那一行业或领域之中,最杰出的从业者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水平,使他们与其他刚刚入行的人明显区分开来。

简单讲,这个行业中,要能找到最优秀的那批人。

这里我们要提出正确的问题:为什么这些人会这么优秀,他们做了什么使得他们成为了最优秀的那批人?

我们要找到他们进步的方法,为我们所用。

临摹的意义就在于此。

2、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

我们要找到一位合适的导师,以便在练习的过程中提供大量的反馈,及时指出我们存在的问题。因为,就像前面所说的,一开始我们根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靠我们自己现有的认知是找不出来的。

因此导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久而久之,我们会学会自己检测自己、自己发现错误,并且进行相应的调整,这需要高效的心理表征。

很多人会问,我没有机会找到这样的导师该怎么办啊?

没关系,即使因为种种原因找不到,但有一个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导师。

那就是互联网。

在网上我们可以找到我们想要的几乎所有东西,很多乐于分享的人,会分享他们的经验供我们学习。

在有目的练习的基础上,加入这2点,就是刻意练习。

这种刻意练习帮助我们建立最重要的心理表征,让我们看到我们之前看不到的东西。

3、Common sense isn’t actually common

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这些东西我都知道啊,来来回回就那几样东西,鸡汤都这样。

是的,确实是些很常见,很普通的东西。

人们总是寄希望于有一个十分特别的东西,它可以让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就,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什么《XXX速成》、《7天精通》等等,也正是表明了很多人浮躁和焦虑的状态。

很可惜,这样特别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Common sense isn’t actually common.

——伏尔泰

常识并不常见。

有句话叫做“道理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有些人常用这句话来抒发自己看了很多文章、很多道理,但是依然过得浑浑噩噩。

解读我之前自己的想法,我那时候经常用这句话。认真想想,那时候是想表达“我已经很努力了,我那么努力的看过很多文章,怎么我的生活还没有改变?”。

没改变是很正常的。

因为,理论跟实践之间相隔不止十万八千里。

如果人人随随便便看几篇文章,然后一夜醒来都成为设计大师了,这样的世界难道不可怕吗?

常识并不常见。

我们熟知这些所谓的“鸡汤”,但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从来都没有长时间的实践过这些“鸡汤”。而是期待能有某种神秘的秘诀,让我们跨过这些努力的阶段。

最杰出的人,往往是那些练习时间最长的人。

仔细想想,除了工作那种自动完成之外,我们给自己每天留有多少时间去刻意练习,真正提高自己?

如果每天能抽出1个小时刻意练习,一年365个小时,要想达到所谓的“1万小时”(被证实是错误的),也需要27.4年。

对比一下自己每天的安排,提高这么慢,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吧。

以这样一个故事作为结尾吧。

现代管理学之父Peter Drucker,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头脑还保持清醒的时候,虽然不能出门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了,但是他邀请想要咨询他问题的人来他家里。

这些人包括国家总统、总理、500强公司的CEO,来与他共共度周末。

在每次周五开聚会开始的时候,他都会对在场的人说这样一段话:”星期一的时候,我不希望你们说这个周末过的有多愉快,我希望你们跟我讲,你们做了些什么改变。“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