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旅游消费火爆,并不能拉动经济

最近黑龙江的旅游挺火的,黑龙江文旅局向全国发了感谢信,各地文旅局长也纷纷走向前台,用僵硬的话语和尬舞吸引游客,试图用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东北的经济基础其实挺好的,振兴东北,不是文旅局长出来跳舞,不是吸引旅游消费,而是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投资。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法宝。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是,直接免税30年,搞一个开放市场准入和自由贸易的经济特区。总之就是砍管制少干预低税负,想不繁荣都难。

但是我今天看到一个微博,他是这样说的:

图片

美国打不起来,美国最大的内部在中国的舆论场

美国最大的内战在中国

最近德克萨斯州与美国联邦政府,由于非法移民和边境管理问题陷入对峙状态。拜登按照最高法院的判决,派出联邦军事力量要拆除德州与墨西哥边境的铁丝网,德州州长阿伯特则要保护德州的边境安全,认为拜登的做法侵犯州权,德州正在遭到入侵,并宣布德州进入战争状态。

企业没有利润,情怀就一文不值

董小姐看来是要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质进行到底了。在“格力2024全球梦想盛典”,她说了几句话,每一句都令人不“吐”不快。

图片

杀人能偿命,才是文明,白左们在主张倒退

吴谢宇、张波叶诚尘被最高法院核准执行死刑,公众舆论普遍叫好。

正确与错误,从来不应当用人数多少来衡量。但是这同样并不意味着多数就必然错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民众普遍信奉的公道的自然法,是真正深入人心的法律,它符合自由的伦理。

今天讲一本前几年挺火的书叫《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挺有意思,作者叫丹尼尔·卡尼曼,本身是一个心理学家,然后他用心理学去分析经济行为。传统经济学认为,人是绝对理性的决策主体,同样的东西,一个贵一个便宜,咱肯定是选便宜的,这就叫理性决策。但卡尼曼认为,人并不是理性的经济动物,恰恰相反,在很多情况下,人是一点也不理性,相比于理性,偏见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因为这一套理论,卡尼曼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所以这本书原则上讲,应该是一本讲经济学的,但是因为对人类心理有着高度的洞察,所以很多人都把它看作是科普读物,想当年哥们还做科普节目的时候,就从这本书里抄了不少。

图片卡尼曼

“清华孙立平”今天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图片

接着他理中客地继续评论道:在沙滩上放,一些细屑和灰烬根本就无法清除;不仅仅是游客,许多就是住在清水湾的人;有一部分垃圾是海上养殖造成的,海水养殖的规模非常大;我从不反对放烟花,但不能在沙滩上放,就比如我不反对你弹烟灰,但你要把烟灰弹到烟缸里,而不是弹到面粉袋子里,明白吗?我同意开禁,划个区域,限定时间,比如人们休息的时间不许放,昨天就有人和我抱怨,两天没睡好觉了。

我看他说半天就是说不到点子上,着急,而且又在呼吁“管一管”,让政府有所作为,就发表了一条评论:

图片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地悲剧”问题,一切问题的根源,恰恰就是产权不明晰,管得太多,把一切都公有化了。既然公有化了,那么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都只管享受而不计代价,因此必然造成资源使用的低效和无序。任何领域的产权不清,造成的结果都必然如此。人民公社就是一个“大号的沙滩”。

图片

要想杀人,有很多办法,而在这其中,最阴险、最隐蔽、最让人无法察觉的,当属下毒。而从19世纪开始,在化学革命和工业创新的推动下,下毒者可以选择的毒物就变得更多了,很多毒物完全可以做到杀人于无形,比如说我最近正在拆快递,有老板给我寄吃的,要是在这里面有科学精神人士给我下毒,最后我死了,你该怎么判断我是被毒死了,还是说突发某种恶疾?判断的方法就是毒理学,毒理学会给我主持公道。那要说到毒理学,就不得不提两个人——查尔斯·诺里斯和亚历山大·格特勒,今天就讲一下这两位的故事,顺便搞一点没有任何科学精神和信源的小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