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科学素养,或者您说伪科学啊也好,就是相关的话题。今天呢,在直播间里,和我们一起评说新闻的呢,还还是我们的两位,经常光顾叶静夜谈节目的两位观察员啊,白中华和徐兵二位老师二位老师跟我们的听众朋友们再次打个招呼。

就在刚才,我失手打碎了古董——吓醒了——醒来一瞬间,我听到隔壁打破了玻璃的声音。

就在这短短0.5秒,从梦境到现实的交界处,我体验了意识最反直觉的一面:

大脑捕捉到声音、唤醒情绪,最后才被我“意识”到——有人打破玻璃。

哪里反直觉了?

我们一直认为,是先“看”到“听”到了某事,然后大脑才唤起情绪、进行回应。

原文地址: "象形文字"是中国文化落后的终极原因! 作者: 李一无所知

(注:此文是对中国文化和文字的一次非常深入的思考总结,建议认真一读)

人类的思维是由语音主导的,任何人都是先学会说话,然后再学会使用文字。应该是文字纪录思维(语音),而不是思维(语音)纪录文字,这个关系在中国完全被搞反了,中国人的习惯是先有文字,再去注音,造成很多不同的字有相同的读音。可以说,象形文字却客为主自成了一套独立的系统,甚至发展成了一套复杂的艺术形式,即"书法",使得文字对语音的背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中国的象形文字是如此的强大和傲慢,以至语音主导的思维必须低下高贵的头颅,去成为一个视觉形式的奴仆。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越有限,其想法就越单一,越缺乏判断力,人就会表现地越固执。

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会保持其独特的个性,因为他们认识到,所谓的固执并不是独特的个性,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人格缺陷。

固执的人是缺少反省能力的,更缺少及时的觉知能力。

就在刚才,我失手打碎了古董——吓醒了——醒来一瞬间,我听到隔壁打破了玻璃的声音。

就在这短短0.5秒,从梦境到现实的交界处,我体验了意识最反直觉的一面:

大脑捕捉到声音、唤醒情绪,最后才被我“意识”到——有人打破玻璃。

哪里反直觉了?

我们一直认为,是先“看”到“听”到了某事,然后大脑才唤起情绪、进行回应。

​ 新款苹果手机又发布了,看到朋友圈这些人蜂拥而至雀跃的样子,再想到我们已经被广告所塞满的生活。卖肾,晒朋友圈,代购,美颜自拍。。 ​ 我深深感到,当代年轻人已经快要被消费主义浪潮给淹没了。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面临着消费主义的侵蚀。 你做出的每一个购物决策,背后可能都有品牌商的陷阱。这个影响不是直截了当的让你买买买,而是通过各种包装概念,让你不认为自己已经被影响。你以为只是你以为,很多潜意识里的东西,都在把手伸向你的钱包。 最终钱包空了,脑门洗了,日子黄了。心里空了。你花钱之后能不能挣钱,管他们什么事儿?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郑重其事地问我——

“怎样做一个好人呢?或者说,一个真正善良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不清楚她具体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才会产生这样的疑惑。

不过,细看这个世界,很多人的善良,滋生的是懦弱,潜藏的是虚伪,而对善良有所困惑,也就不足为奇。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这几年来,整个互联网的氛围,变得越来越充满戾气。

这从“杠精”这个词的走红,就能看出一些端倪。12月3日,“杠精”入选咬文嚼字评选的年度10大流行语;12月19日,入选CNLR(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评选的年度10大网络语言。

这共同说明了一点:网民苦杠已久。

萝莉范儿的小花边,渴望的不是你的保护,而是你的占有;

小清新的白色连衣裙,期待的不是山楂树,而是莽撞的古惑仔;

职场黑丝通勤装,叫喊的不是求独立,而是求肩膀;

黑色超短小礼服,不是通行的穿衣之道,而是可以不赢但绝对不能输的虚荣心;

女人的真心话,从不挂在嘴上,只会穿在身上。

衣服,是最动人的语言